18
乐善有着微微盈润的脸腮,双山眉,秋水眼,高挺而秀气的琼鼻,一张含朱丹小嘴——但她从不以美人自居,因为家中姊妹个个漂亮过她,她不比她们楚楚动人,也少三分孤意在眉,唯独有一点,她一双眼睛生得实在是好,狡黠灵动,黑眼仁滴溜溜一转,一脸的聪明相。
看上去太聪明也有一点不好,平白叫人提防,她便也学乖了,平常总是半低头,半垂眼的示弱,以掩饰眼里灵机一动。
所以从前六姐也说她太会装相,小时候耷着眉,垂着眼,凭借这副可怜相,给人一下就骗到了,无论跟谁谄媚讨好都无往不利。
显然江老夫人也一时被她鼓惑了。虽然在她看来,杨氏还算不得漂亮,尤其在他们江家的美人堆里,根本出不了众。
但人,光看漂不漂亮是不行的。老夫人活了大半辈子了,一生高高低低都经历遍了,还有什么看不明白的,她知道,最后只有家世人品才最可靠。
昨日刚听说花灯会上的闹剧,老夫人还以为新妇也是个胆大妄为的。在她看来,本来燕客就野性难驯,是散漫惯了的性儿,活该有个人好好管教他。倘要是娶妻不贤,两个坏的凑到一块去,只怕江家日后会闹得天翻地覆了。
还好,还好。今日一见新妇,竟是个温婉大方,识大体的,江老夫人心道,果然还得是世家大族教养出来的小姐,言行举止叫人无从挑剔。
老夫人满意了,浅尝了一口茶,随手放在一旁。随后,朴妪从旁端上一个银盒,里面放置着一块碧玉镯。
老夫人说:“这块玉镯不过寻常成色,不值当什么,但是我娘家的添妆,陪伴了我许多年了,今日给你做见面礼。且收下吧。”
老太太箱笼里的宝物其实不少,居然拿了这块玉镯出来,底下众人都暗暗吃惊,因为人一旦上了年纪,越是难舍贴身之物,看来老太太对新妇印象尚且不错。
面对如此殊宠,乐善仍旧中规中矩,不形于色。老夫人对她仪态更是赞誉有加,看向江萼,笑骂一句:“还不快把你媳妇儿扶起来,去见过伯叔婶娘们。”
江萼于是伸手,托住她臂弯,轻轻的一带。乐善站起来还仿佛有点害羞的样子,只是低着头。
在长辈们和煦的笑意中,江萼带她走到右首,提醒说:“这是大伯父、大伯母。”
乐善随他的叫法,端起第二碗茶和第三碗茶,依次屈膝敬茶:“请大伯父、大伯母用茶。”
江家大房的江大爷、江大奶奶端坐在位上,挨个接过茶水喝了,然后送了她一柄金梳背作为见面礼。
江萼再把她带到左首,这个不待交代,乐善已经端上第四碗茶和第五碗茶,稳稳当当地敬上了。
“请三叔父、三叔婶用茶。”
三房的江三爷是个万事都乐呵的人,面前这人险些就成了他的儿媳,他还不知道避忌,把茶喝了,偏偏还要提上一嘴:“侄媳妇不必多礼,你与我们虽没缘分做成舅姑,总归现在依旧还是一家人,平日里倘若吃穿不惯,只管告诉你婶子,让你婶子替你多周全。”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大家面面相觑,连老夫人都觉得了,专登看他一眼。
三奶奶脸上笑容微僵,不好当面再说什么,免得叫她男人下不来台,便微一颔首。身后张妪立刻端上一个漆盒,里头是一块蔓草鸳鸯纹的白玉带。
见过了长辈,与同辈的姊妹们见面就没那么拘束了,何况一早是在开善寺见过的,连介绍也免了。
乐善和江敏、江玫互拉着小手彼此见礼,江敏送了她一支玉臂环,江玫送了她一个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乐善道谢过后,分别还礼。
从正院退出来,又去祠堂里拜了江萼父母的牌位,一整套礼节下来,饶是乐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