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连队的小麦都提前收割完成,但其他连队,因为被水利工地调过去一部分职工,导致人手不足,每个连队还有几千亩小麦留在地里没有收割。
不巧的是,连日晴好的天气,突然下起了连阴雨。
这一下,彻底没法收了。
拖拉机没法下地,没收完的小麦,全泡在水里!
熊场长听着电闪雷鸣、雨声哗哗,愁的整夜睡不着。
陈场长也慌了。
再这么继续下下去,地里的小麦要发芽了!
其他九个连队的人,望着始终不肯停的雨,也都在不停骂陈康,骂熊场长。
要不是他们非要修这个破水库,调走二十个人,说不定他们早收完了!
这时候他们才佩服起谭小絮的眼光和决断,佩服她当初全力奋战秋收,顶住了压力没往水利工地派人。
早知道,他们也不派人了,天塌下来,有谭小絮顶着,看陈康能拿他们怎么样!
但这时候后悔也晚了。
大雨连续下了一个多星期,终于停了。
各连队的人一刻不敢停歇,雨一停,全体出动去地里收小麦。
但雨后地里泥泞,拖拉机、卡车不能下地,只能全体职工手拿镰刀,用最传统的方式收割小麦。
场部宣传股还给这次镰刀收割小麦进行了美化,叫“小镰刀精神万岁”。
万岁,万岁你-大爷!
二分场民怨沸腾,一边干活一边骂。
明明天气好的时候,开着拖拉机下地,一辆拖拉机一天收个两百亩不是问题。
现在好了,一人一天割两亩小麦,什么时候是个头?
再一看,特-么割下来小麦还有已经发芽的,就更气了。
因为,按照农场的惯例,收上来的粮食,好的全部按统购价卖给国家,发霉腐烂的粮食,全部留给自己吃。
所以,现在收上了发霉的小麦,就意味着,未来一年,他们要吃这些发霉的粮食,谁能不气?
气归气,该干的活一点不能少。
经历半个月奋战,镰刀把地里的小麦全收了过去。
虽然勉强收上来了,但由于被雨水浸泡,导致小麦发芽,还有一部分烂在地里。
另外,收上来的小麦,也因为天气原因,有部分霉烂变质。
所以二分场除了十连队、十一连队,其他九个连队,全部减产。
二分场小麦减产的消息瞒不住,汇报到上面,陈康把全部责任推到熊场长身上,说熊场长作为分场场长,没有做好秋收督促工作,导致小麦减产。
于是,熊场长被撤职。
师部随即下来新的任命。
任命谭小絮为二分场场长。
对于要不要提拔一个不满十八岁的姑娘当分场场长,师部也是经过了激烈讨论。
有的人说,她资历太浅,经验不足,还不够格。
但也有人说,还有什么比实打实生产出高产小麦更有力的经验吗?
这还不够格,那谁能够格?
况且,她一人一天收割六百斤小麦的记录,也是实打实的记录,这不够格还有谁够格?
不光如此,她是烈士遗孤。
烈士遗孤不够格,还有谁够格?
咱们要不拘一格提拔人才,不能老是遵循论资排辈那一套。
那样的话,年轻人有什么出路?
多培养年轻干部,可不能口头说说,要付诸实际行动才行。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最后,终于达成统一,谭小絮被破格提拔为胜利农场二分场场长。
整个兵团,年纪最轻的分场场长!
还是女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