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更是显得深不可测。“好的。”
吴用:“张顺张青等人按照名单介绍,自是有些小生意。依附于官家做事讨生计,大概都不难说服。孔明孔亮则是有家宅土地。陛下所说我们出兵攻下土地良田我们皆可分。这嘉奖于他们来说也算是种不小的吸引。”
宋江连连点头:“不错不错。那接下来我们是否向北?”圣人给的名单上,此地北处的人偏多些。
“不。”吴用的手慢条斯理地捋着胡须,抬手扬了扬赵霁给方腊的那个名单:“咱们往南。”
宋江:……嗯??????
————————————
时间不够了,本质上,是宋江和方腊在规定时间内,用自己最大努力把人尽可能全地搜罗来的行动。
其实,赵霁给宋江梁山名单的同时又给了宋江方腊军的名字。暗暗包含的,也就是这个意思。因为他给方腊的名单旁边,也有梁山的名单。
赵霁对吴用的用兵调度,指挥大型战役的能力存疑,但是对这人收集名将的能力非常肯定。原著中,梁山上一半人说白了都是给吴用坑上梁山的。只要是个有才华的人才,就‘见其是条好汉,算上梁山’。吴用在山上当着土匪都能用那些手段把身家清白未来前途无量的官兵骗过去。
现如今朝堂吏治清明,南方虽有饥荒,但还只是个苗头就立刻遭灾城池大面积施粥赈灾止住了沸腾民怨。原本梁山上的那些人现在有的安安稳稳当着自己的地主,有的做着自家营生。总之都还有活路,若是有机会,自然人人向往建功立业。宋江这边,师出有名的正义之师。要收起人来更不难。
而且几乎每个人赵霁给的名单都精细到了哪个人在哪个府郡,哪个山上,或是干什么营生。
时间有线的情况下,难凑起人来的,一开始就只有方腊军。
原著中,方腊起义的时候,是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占了。
地方官员横征暴敛,地方人群民不聊生。一个人四面八方都是死路,无论如何都活不下去了,才会琢磨造反。
而如今,虽有灾荒,可赵霁几个折子送往汴梁。
雪花一般的赈灾物资送来灾区。
流民都能活下去了,拼死一搏的尽头压根就没产生过。
何况赵霁从登基以来勤勉认真。吏治环境都并不算糟糕。方腊他们都尚且没有被逼到过不下去,要造反的程度,那出现传说中假拖“得天符牒”。聚集贫苦农民号召起义,‘四方闻风响应’的局面更难。而且赵霁已经尽力了,给方腊的名单上他能够知道的将领都拼命回忆起大致发迹地区。可更多的人都是方腊旗子立起之后投奔的。
对于这些‘投奔’的人,赵霁确实是没招。只能大致画几个方腊起义的时候响应积极的地方。
……
这不巧了。
吴用他们所在地方往南只需要翻过一个山头,便婺州。方腊名单上,朱言、吴邦便是出身此地。
在吴用把他所有想法和下一步计划向宋江陈明之后,宋江还是有些犹豫。
原因无他,宋江要脸。
他虽然和方腊在碰到赵霁之前完全陌生,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见面,熟识,哪怕共事之后。冥冥之中,他对着方腊也总会产生类似忌惮和提防的情绪。可毕竟是圣人当着面一人一份交到手里的。
圣上的名单一人一份。
他募兵第一步就是奔着对方名单上的人而去,去挖墙脚。
这……
听来实在有些下作,不是英雄所为。
所以吴用对着他说明,他们第一步就是往南去,挖方腊的墙角之后,宋江实在有些抹不开面子。
吴用毕竟年长,很容易看透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到底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