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11 / 31)

头罢了。

既然透风,那就好办了。

不管是权势还是银子,甚至威逼利诱齐上阵,总有那胆小怕事的会把事实说出来。

“那宫中呢?你不是提到了……那位吗?”谢成玉问得隐晦,明里暗里不愿意提起明怀文的名字。

他们虽没有同窗之谊,但是同榜及第,从前也有些来往,对于明怀文和皇帝的那些蝇营狗苟,消息灵通的谢成玉自然是知道些,在裴瓒面前提起,还涉及绿藓一事,总让人觉得有些难为情。

“最微妙就是他。”

裴瓒听懂了沈濯那番提醒的意思,让他在宫中行事,事事都让皇帝告知,便是叫他在调查明怀文的时候,先知会皇帝,查到什么样的结果都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皇帝是否允许他调查明怀文。

再者说,宫中的任何事都是瞒不过皇帝的。

若是到了非查不可的地步,提前打好报告,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皇帝翻脸。

毕竟,鬼知道明怀文在他心里占据了多重的地位呢!

知道明怀文是个难啃的硬骨头,谢成玉也告诉他:“那是陛下的人,怎么处置,归根结底还是要看陛下的意思,就算你真的将事情查得一清二楚,所有证据都指向他,最好也不要直接跟他起冲突,把这事交给陛下定夺。”

“我知道,以陛下的意思为先,就算这事落不得好处,至少也不会身首异处。”

第125章 情种 他们老沈家专出情种

裴瓒这几日忙得晕头转向。

皇宫, 道观,大理寺,一天内要辗转多次, 有丁点儿的消息就会去盯着,忙起来的时候,茶饭不思,家也没回去几趟。

偏生在那些不知情的人眼里,他备受皇帝体恤。

日日告假不说, 就连寻常的伤风感冒, 还能到御前去请太医诊治, 让陛下亲自垂询,惹眼得很。

“大人, 就快到了, 陛下和太医已经在殿中等候了。”太监在轿辇外, 隔着帘子对裴瓒说。

仅隔了两日,裴瓒便再度进宫。

但这次并不是皇帝召他来的,而是裴瓒往宫中递了折子,主动要求面圣, 还必须是同唐远一起。

原因无他,前几日交给鄂鸿的药方已经有了眉目,正是针对绿藓毒性的。

折子送进宫没多久, 皇帝便催他前去。

对外也还说是为了调理裴瓒的身体,甚至顾及天寒路远, 皇帝特许他乘着轿辇进入宫中。

殊不知, 那轿辇里还藏着旁人。

裴瓒理了理衣裳,看向难得紧张的鄂鸿,低声说道:“先生, 咱们就按先前对好的说,那位唐远太医在幽明府见过你,不过也不用在意,他并不知道你的身份。”

“嗯,公子也与我说过他。”

解毒之事,裴瓒毕竟不是行家。

若他从民间带来解毒的药丸,说一千道一万,皇帝也是不肯吃的。

必然要找个合适的人,跟唐远共同把解药制出来,才能让皇帝安心服下。这也无需别的人选,让鄂鸿来就是最好的。

至于鄂鸿的身份。

裴瓒也没想着弄虚作假,只隐去了跟沈濯的那层关系,说他是个游历四方的大夫,见多识广,对解毒之事有点见解,近些年停留在京都的药房中坐诊。

能认识裴瓒,是因为先前裴瓒到幽明府中查案,而他那时刚好在幽明府采办珍贵的药材。

说法不算天衣无缝,好只好在,鄂鸿的身份无从调查。

进宫面圣之事非同小可,特别是鄂鸿这等人,在幽明府里待惯了,稍有些言语上的疏漏,便会引起怀疑。

轿辇前帘垂着的铃铛响个不停,摇摇晃晃地进了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