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70(27 / 56)

个奶饽饽啃了一口,笑着打趣道:“哇,姐姐们好厉害,都学了这么多单词了呢。”

卓克陀达和月兰还有小福都笑了起来,伊凡更是眉飞色舞道:“德亨,我真的没有想到,东方的淑女太聪明了,她们一定受到了智慧女神的祝福。”

德亨理所当然道:“当然,她们都是我的姐姐”

【作者有话说】

今日更新

《中庸》节选,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PS:德亨近半年以来锋芒太过了,已经快脱缰了,陈廷敬在提醒他要藏一藏,这是儒家的为人处世之道,陈廷敬真的是个很好很好的帝师,康熙帝让他去给皇子上课,他就真去给人上课去了。

让给自己讲学的老师去给皇子上课是康熙帝的常规操作,不是作者在为男主开挂哦,男主这一波是赶上了。

第 166 章

跟陈廷敬上过一课, 德亨受益良多。

他以前,自以为是宗室,另有晋身的途径, 对读书之上,就不大上心,只觉着能读的通、听的懂就行,对书里的学问和道理浅尝辄止, 并不深研。

现在看来,老祖宗的传世本领不学是不行了,读书,是真的可以增长双商的。

所以,德亨决定了,从现在开始,他得抓紧时间读书了,要是落下太多, 以后就更难补了。

而且, 他占着天时地利人和,根本不愁师资, 缺的是他想读书求知的一颗心。

在接下来行程当中,德亨在康熙帝面前当差时,再有侍讲、侍读学士来御前侍奉康熙帝讲书、读书,他就仔细听讲起来。

其实以前在康熙帝面前当差的时候,德亨也有好好听这些大儒们给康熙帝讲课,但这些大儒们讲的学问多深啊, 说出来的词儿他很多听都没听过, 就跟学体育的去听物理教授讲黑洞一样, 那就是听天书, 根本就是眼前一黑,啥都不知道。

这些学问,他既无心去学,自是过耳就忘。

现在不一样了,现在他还是听不懂,但他带上了一颗求知的心,听不懂就集中精神努力听,将每一句话都记下来,然后等下值了,再去找老师询问。

老师是谁?哪个是你的老师?

嗐,御驾旁侧,到处都是翰林院学官,随便逮着一个都可以做德亨的老师。

只要让德亨给逮着了,那是一定会追根究底,一直到学会弄懂为止。

一有了空闲,德亨也不和德隆、罗布藏喇什他们一起骑马打猎放风去了,他就拿着本书倚靠在马车厢上通读,读不懂、不理解的地方,就记下来,然后不拘路过的是谁,一定要给他讲明白了才能放人走的。

每天到了康熙帝点的当日教书师傅来上课,更是德亨如鱼得水的时刻,他上课好好听讲,下课就侍奉着师傅让师傅给他讲他不懂的经史道理。

他这种好学的行为,让康熙帝看的啧啧称奇。

把他叫到跟前随意考了两句,德亨也回答的有模有样的,康熙帝惊讶道:“真是进益了,”又摸摸他脑门,“怎么突然开窍了,想着静心读书了?”

德亨四十五度望天,明媚的忧伤道:“我以前竟是都错了,读书可以明理,我以前就懂得,现在看来,竟是一点都没懂得,竟是一直混沌愚昧的。我如今才明白这样的道理,现在开始努力,想来也是不晚的吧?”

康熙帝:

康熙帝一副我很懂你的样子,拍着他的肩膀点头道:“不管什么时候努力读书,都是不晚的,你能想明白这个道理就好。去吧。”

等人走远了,康熙帝才问徐潮道:“他刚才什么懂的不懂的,说的都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