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喜新厌旧(2 / 3)

金枝 裴嘉 6301 字 2天前

不敢再回想,将注意力放回手中的策论上。

祁兰璧列举的第一条好处无非是利用女子的善良,让家里少一张嘴吃饭,也将家中为数不多的财物和粮食留给了兄弟。大周并未推行兵役,即使男丁也不强制投军。但每户人家只需出一个人丁便可免征赋税,若这家出了一个女儿,就舍不得再出一个儿子。祁兰璧似乎考虑到了这点,所以给女兵发放的俸米不及男兵多,以此激励男丁继续应招。

后面几条在祁无忧看来,更是无稽之谈。

大周军功是以歼敌数量、俘虏人数等考评。若女兵没有杀敌的机会,自然也谈不上建立军功、加官进爵。她们从戎后,只能接替下等士兵从事装卸、修补、疗救等勤杂补给一类的活计,非但不能赢得尊重,还有可能招致不幸。

祁无忧小时候在军营中,走到哪里都有人跟着。皇帝一直不许她离开护卫的视线。她少时不理解,甩开了跟屁虫一样的护卫,结果被不认识她的低级士兵围起来欺负。一个熟悉的将领喝退了他们,却将她带进了自己的营帐,意图做出更可怕的兽行。

若非那个将军又发现了新的“猎物”,恐怕她也没机会侥幸逃脱。那时她才七岁,尚不明白那些禽兽的罪恶,只是出于本能跑开了。但自她明白的第一天起,就知道她们的军队从内到外、从上到下都需要变革。

平民百姓很多都大字不识,更没读过什么书,朝廷说什么,他们便信什么。如果一昧地宣示木兰从军的好处,隐瞒了这好处的虚假,既不告知她们可能面临的危机,又不对此加以保障,对即将为国捐躯的女子来说并不公平。

祁无忧唰地合上了手中的册页。她还以为祁兰璧能让晏青和皇帝赞不绝口,必有些真材实料,结果也不过是和她父亲一样,想法子让更多人为他们卖命而已。

她将这沓文章丢进桌边的废纸堆中,什么也不再看,而是一动不动地坐在案前,凝神思索。

夏鹤时不时翻动着书页,发出轻轻的窸窣声。窗外的泉声和鸟鸣清晰缓和,渐渐同他翻书的声音一并模糊了下来。

祁无忧想到,以前她只对晏青提到过自己的抱负和畅想。他不赞同她在军制上花费太多精力,毕竟天下分久必合。她即位后,应当推行文治、礼治、仁治。而且这事最为耗钱,对内升聚才是最要紧的。

但晏青是文官,自然支持她废武兴文。祁无忧还没有忘记他的立场。

若是武将呢?他们的说法会不会不一样。

她不禁抬头看向了夏鹤。

……

几座院落之外,漱冰亲自给晏青斟了一杯茶。

透亮的茶汤注入轻薄的粉彩瓷杯,清香扑鼻,晏青却一动未动。他一人坐在偌大的花厅中,已经对着万紫千红喝了好几壶茶了。

提出问题容易,拿出解决办法却难。写完那篇奏表,他不免为祁无忧多想了一步。朝廷兵力有限,夏元洲也不是朝夕能调得动的。更何况,他不想祁无忧过多依赖夏氏的力量。若能借此机会,为她谋一支独有的军队,才是如虎添翼。

祁兰璧那篇文章写得好,但她不懂干戈征战的利害,练兵秣马的重任不能交给她。可是沽名钓誉也好,称赞祁兰璧和木兰军兴起,便是给祁无忧的机会铺陈。天下人一旦相信祁兰璧所写的是千古未有之圣业,再由祁无忧践行措办就是顺理成章。如果促成她们姊妹和睦,更是一举多得的美事。

晏青昨晚夜不能寐,今日一早就来了公主府,想跟祁无忧解释这番苦衷。以往在宫中,他总能马上等到她现身,宫女们也会殷勤地将他引到她的书房去。但今日不同,他已经在外院待客的厅中等了大半个晌午。

殿外的艳阳又热烈了些。晏青又坐了片刻,再察觉不出自己所受的冷遇,就是自欺欺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