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伴读属官,个个面上虽然不显,心底却暗自雀跃。
郑明夷微一屈膝,温声道:“臣本东宫学士,本分是侍从东宫,殿下抬举,臣深感厚爱,亦自惶恐。”
景昭笑道:“你功劳如此,本宫难道能强自抹去?未免不公。何况你不敢领受,又叫照微、含章等人如何是好呢?”
这便是要抬轿的意思了。郑明夷将话说得谦和无比,只需景、谈等人各自夸奖安慰,郑明夷便可欣然领受,而后反过来自贬数句,为景、谈等人请功,便是简化版的御前辞让。
谈照微早已习惯,只等太女话音落下,便要随声开口。
他纵然极为不喜郑明夷,亦不会因私废公,坏了正事。更遑论如今与郑明夷相比,分明是那位占据右首第一位的裴令之更加举足轻重,不容小觑。
然而这一次,皇太女轻飘飘地接了下去,并没有等着景、谈二人来抬这个轿子。
她平静说道:“何况,本宫亦有大任要交付与你。令之——”
裴令之应声起身。
景昭并不看他,只对郑明夷道:“等来日明旨颁发,你便辅佐令之,择选饱学之士,入皇城修书。”
刹那间,郑明夷几乎没能掩饰住愕然的神情。
殿阶下,谈照微的脸色也骤然变了。
修书?
修什么书?
昔日晋朝惠皇后因撰女诫扬名,齐朝肃皇后因修女四书得幸,皇太女的亲外祖母贞皇后生长乐公主后,因爱女体弱多病,遂挂名编纂佛道典籍,试图借此为公主积福。
更不要说,今年京城中后宅眷属最受瞩目的一件大事,便是柳令君夫婿梁氏追慕文宣皇后德行,撰文集宣扬后宅眷属、天子妃妾应尽的贤德孝行。
所谓辅佐一词,又岂是常人可用?
肃皇后修女四书,手下自有才女无数;贞皇后编纂佛道典籍,难道要越过高僧大德自己亲自动手?
一片静默中。
一片如欲噬人的灼灼目光里。
裴令之拜下去,恭敬道:“谨遵殿下钧令。”
第105章 第一百零五章 皇帝说:“杀谁,留谁,……
本宁殿中的气氛变得有些古怪, 但很快便恢复如常,除了极少数人。
如果目光能够化作实质,裴令之现在肯定已经被扎成了筛子。
他平静坐在原地, 一举一动堪称礼仪典范, 挑不出丝毫问题,好看至极。
偶尔,他抬起头,目光与谈照微相触,清晰察觉到对方的排斥与不喜, 唇角弯起来, 原本连日郁郁的心绪随之轻快很多。
——果然别人不高兴,自己就高兴了。
殿内都是年轻人,甚至大半还未婚配, 对宴饮时的美酒歌舞并不很感兴趣。待得众人渐渐停止去动案上的酒菜, 侍奉在旁的宫人们涌上来,撤下酒菜,收拾杯碟, 挪动席位。
所有席位依次连成一个巨大有缺的圆,空出了正对鸾座的那个位置。
新的茶点奉上,众人围坐席间,开始听接风宴的主角谈世子讲述沙场见闻。
东宫威名渐盛,众属臣许久未能正式叩见皇太女,入殿之初还有些生疏, 但随着宴饮过半, 大家各自找回了过往近十年侍从东宫的丰富经验,恢复了过往的自在。
起初,还只有谈照微一人在讲话。
讲着讲着, 众人酒意上头,渐渐顾不得这里是东宫,于是开始插嘴、开始探讨,然后开始说、开始笑。
不知什么时候,裴令之的席位空了。
他离开下首的席位,来到了高阶之上。
鸾座侧面,不知何时多出了一张座椅。
裴令之坐下。
坐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