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10 / 38)

皇太女 清淮晓色 104226 字 3天前

边落笔如飞,转瞬间写了数个蜡丸。

穆嫔悄悄瞟着景昭正在写的纸条,毫无诚意地替庐江郡郡守和舒县县令念了句佛。

——这哪里是记录见闻的随笔,简直是抄家灭门的预备名单。

显而易见,王氏子嚣张至此,绝不是第一次犯事,鬼知道郡守县令收了王家多少好处,替他抹平多少次事端。

“庐江王氏本属二流门第,近年来倾尽全力养出来个惊才绝艳的王三郎。今日纵马者族中排行第七,是王三郎嫡亲叔父的儿子。”苏惠概括道,“这个王七郎吧,在庐江声名卓著,不过和他堂兄完全相反。”

“要弄死他不是没有办法。”知道景昭心情很坏,苏惠也不再含糊其辞,“圣上确实给了臣授权,可临机行事,主动调动一些力量,但这些力量的调动次数是有限制的,殿下是否要再斟酌一下。”

“不必。”景昭说。

与午间的怒意不同,此刻她的神情平静似水,然而水底却汹涌着更为强大的暗流:“王七必须死。”

“纵马杀人,可死;践踏律法,可死;僭越朝廷,可死。”景昭平静说道,“按照大楚律令,不止王七该死,庐江王氏当权者,人人可死。但南方依仗北方战事未休,自重身份,以至于朝廷无力约束,律法不能管辖。”

“既然如此,就让他死得再惨一点,惨到人人皆知。”

“让南方百姓知道,作孽者可死。如果朝廷暂时无力约束,那么就由这片土地上的人来反抗;如果律法不能给予死难者公正,那么朝廷允许百姓自行报复。”

景昭掷笔,凝视着眼前淋漓未干的墨迹,寒声说道:“这不正是父亲想让我明白的道理吗?”

“父亲是对的,我刚到南方,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

不但穆嫔,连窗外的苏惠都惊愕地睁大了眼。

“起初得知父亲的谋划,我心底其实有些犹疑,担忧按照这样的计划执行,我们接手的会是一个满目疮痍、废墟遍地的南方。”

“但现在我明白了。”景昭幽幽叹道,“父亲的眼光与决断,果然是我难以企及的啊,前贤早已经说过的道理,父亲亲自践行,我却还敢犹豫质疑——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南方世家既然不能用温和的手段矫正拉拢,那么就一并烧成灰烬吧!”

第23章 下江南(九) 宠臣弄臣,宠妃爱姬……

话音落下, 窗中内外寂静无声。

苏惠霍然起身,隔窗一礼:“臣领命!”

既然太女的心意已经明确无疑,毫无半分更改转圜的余地, 苏惠自然不会再劝谏:“殿下敬禀, 要以足够惨烈、足以警示的方式诛杀罪人,需要些许时间筹谋,才能确保必杀。”

“我知道。”景昭说,“记住求稳为上,如果为了诛杀一个王七, 轻易损毁内卫在南方埋下的根基, 那是买椟还珠的愚蠢举动。为此等待一些时候,是值得的。”

皇太女态度使苏惠的心情变得更加轻松了。

身为内卫副统领,他的地位一直很高, 长期担负暗中护卫皇帝的职责, 而今被派来保护皇太女下江南,像个寻常管家一样随侍太女身侧,他并没有对此感到丝毫不满。

相反, 他非常喜悦,也非常荣幸。

因为这意味着重任,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回京之后,他大概便会长久留在皇太女身边,为辅助皇太女将来接手内卫做准备。

如今看来, 皇太女非常理智, 也非常通情达理。

这是作为臣子的幸运,意味着将来日子不会难过。

苏惠喜气洋洋地谢恩,同时谨慎地更换了称呼:“谢小姐体谅, 小人明白。”

“就这样。”

房中,景昭似是有些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