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4 / 27)

范云哦一声点点头,枝干粗壮,开枝散叶,后代出息,怪不得刘侍郎那个硬脾气。

杨竹西打趣他,“这叫有底气,你们这些学生不也是助力。”

范云拱手,“小生受教了。”

马车向家行驶,路上相遇都会撩起帘子,互道过年好,爆竹声中都皆笑意。

新春的喜悦,夹杂着会使近了的紧张与期待。

第62章 第62章

◎入V第四十三天◎

二月,坊间传遍消息,此次会试主考官是礼部高尚书。

不过半日,书肆与其相关的书籍被一扫而空。

各大书肆、酒楼内,出现打听人名后就下注的场景。

景明巷内,范云书房内屋门紧闭,不凑热闹。

反正已有诗集在手,还是按照自己的习惯来温习。

三月,拿上竹西给准备的一切,卯时时分提上考篮出发去贡院。

会试规定不准带文具,吃食,蜡烛等物,皆由考场提供,隔绝作弊的机会。

天还没亮,他门口是聚点,一会儿住内城的人齐,举着灯笼而去。

范云转身要走,还是回头望一眼,“娘子,放心,回去再睡会吧。”

杨竹西一怔,这都没她紧张,点点头挥手让他注意着些。

范云转身赶上,同乡们都挤眉弄眼的,他没不好意思,反而炫耀感情好,羡慕不来。

其他人被噎,直接认服。

到达东南角贡院前,考篮内绳子系着的绑腿和单衣再检查一遍。

还是放眼前,范云才更放心。

外城的稍后赶来,看着有打喷嚏的,都问这怎么了?

“二月末倒春寒,棉袄翻出来穿上也晚了,被冻出点风寒来,不碍事。”

其他人劝回去,本人却说能撑,三年一场呢。

范云也劝,身体是本钱,往后还有机会。

但坚定主意,偏头捂嘴咳嗽一阵,接着站身后排队。

当事人这般,还有想劝的被范云碰了下肩膀,摇头明意。

既想试试,试过之后不论如何,总比现在回去强,若不然越发后悔怎么没考。

队伍向前走动,范云让身旁打着灯笼的仆从回家去。

既已天蒙蒙亮,回去就是,正好传几句话。

身前身后的就听到,传让家里主母好好吃饭,无需为他忧心之类的。

这眼看贡院在前,耳边听着这话,除了想笑也轻松了些。

递上考引,衙役检查后,范云过贡院正门“龙门”拿着被发的号牌找号房。

排列找到后,进去坐下,先把东西放下,揉揉手腕歇口气。

每次进号房就心定,都成了习惯。

趁着还没到时辰,先把环境打量一番。

门口水缸可自用也用于防火,号舍狭窄单人间,只一人半宽,盆毛巾一个,角落有便桶。

三月的天气外面适宜,但号舍内偏冷,系上绑腿,暖和很多。

随着敲锣声响起,试卷分发后,外面落锁声传来。

*

同举试一样,连续三场,每场三天,此乃第一场。

经义题三道,第一道一看出自《中庸》,“致天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内涵道理。

其余两道出自《大学》和《道德经》,范云从第一道想,边磨墨。

每个人有自己的见解,这方面写百次,次次不一样。

文章开头怎么不满意,想了好几个,草稿纸上无一字。

脑海里修改完,有了成品,草稿纸上写下,毛笔墨水融合越顺滑。

号房内不知道时辰,衙役脚步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