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9 / 28)

不吓唬一番不好管,尤其是刚中秀才的更是得意着,就得让知道这里是县学。

“这孩子,你以后接触几日就知道了,他中秀才后,可是依旧穿着麻衣,帮着父母下地割麦,干农活,不是那种不知五谷的。”

山长一愣,带着淡笑:“能让你如此,那我以后得关注些了。”

围绕着范云,当事人吸口气走进陌生学堂,开启新的学海生涯。

第44章 第44章

◎入V第二十五天◎

下完雨的天空,湛蓝中点缀着数朵白云,秋风下缓缓飘动。

县学内,身着青衫的秀才们,埋头陷入书本中。

穿着小号青衫的范云,揉揉眼睛,不禁抬头看向外面。

那随风摆动的,树顶上的枝叶,在眼中如此自由的向上舒展着。

学堂内,唯独他一人发现此妙趣。

眼睛倒影着绿意,范云绽放出微笑。

若说秀才关乎背写、作诗的基础知识,那进入县学后所学的更广泛、深入。

除了四书五经,还加上史学律法,各种诗词文学,背的头大。

案件各种情况,上百种处理方式,而且每年朝廷律法都还是扩充的,也就是每年得再背新添加的。

除了上述,书上每一段句子更是得阐释出自己的思想,做成文章。

还得四书五经里,对每一句都能展开阔论。

因为你不知道,考场上会挑哪一句考你。

范云闪过这些思绪,把目光从树叶挪回到史学上。

他笔记上有些是按照时间排出来的,每当写下差不多时间发生的毫不关联的事时,他都会内心雀跃。

这是属于他自己的小技巧,不关联的,则就土法子的熟背。

耳边同窗们的念书声杂乱,范云依旧能专注自己眼前的书本,不受影响。

教渝进来,接着上一课讲解。

这节课结束,休息时间被占用一半。

范云放下书本就出去,抢占先机,小急结束出来,还不耽误再歇息着喝点水。

又怀念村里的私塾日子了,姥姥都会给他带煮鸡蛋,做饭手艺也好吃。

放学可以跟朋友们一起玩闹,还可以骑黄牛,摸猫猫。

*

午时,外面铃铛由人拽绳子,当当当的响,范云头先几个踏入饭堂。

其他同窗口中,吃腻的评价。

可对范云来说,三五天能有肉吃,还浇头不一,不挑。

哪怕是啥也不放的烙油饼,都能干吃数块的喷香。

饿了,吃啥都好吃的具象化。

饭堂内,一墙之隔,廪膳生和花钱吃饭的分的清楚。

不用花钱,范云吃饱为止,光碗不浪费。

饭后从食堂走向学堂,顺便看看左右陌生地方。

即便在县学里两个多月了,也就三处熟悉。

学堂、饭堂、宿舍,其他的不知。

县学内秀才总一百出头,老少各个年龄段都有。

范云在第一个学堂,离大门是近,可离后面饭堂最远。

到了后,教渝下一秒出现在门口。

身边有学生正在看闲书,直接被没收,让站起来念书。

学生心里满是倒霉,除了科举的书,一律不准看,他只是想趁着教渝不在,偷个懒看个旁的。

直到下午第一节课快到了,教渝走出去。

数个教渝,教导不一,教授文章的进来,让坐下。

下课后,范云看嘀咕懊悔,问看的什么书。

听到是山水游记,感兴趣道:“那等学兄要回来,借给我看看呗。”

邻桌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