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43 / 76)

菠萝头不服气!

但作为来自北寒之地的斯拉夫人,他们的一米九大高个儿,连对面两人的脚指头都看得一清二楚!……嗯,好吧,他们现在穿着鞋子。

只有站在朱淇旁边的宋临州知道。

朱淇在回击小斯诺的上旋球时,会微微加一点反手“拧”的手感在里面。

给球加一点侧旋弧度,因为球拍击打白球的击球点不同,摩擦的手感也不同。

菠萝头没有察觉,就很容易把球打得距离自己想象当中要远一点,容易出台。

菠萝头在朱淇手里连丢两分,摸不清原因,再不敢乱用扣杀,只能继续扑正手来回拉扯。

谁知道宋临州等的就是这个,他的正手推挡速度极快。

还没来得及眨眼,球就被打了回去!

朱淇讶异着宋临州的球速,知道他用的是43度的胶皮,是全队最高的度数。

这种胶皮太软,像充气似得Q弹。

出错率很高,不好掌控球和胶皮的摩擦。

但是打出来的球又飘又快,刺穿力极强,打过去的时候就像飞镖似的在球桌上弹开。

朱淇的膝盖朝左,难道是想在左半台侧身抢攻?

好!那他就打中线长球!

——结果女孩刚好停在桌子中间,一个挑打反击!得分!

朱淇的膝盖朝右,难道是想反手拧拉打小三角?

好!那他就在近台守着,准备摆短!

——结果女孩身位挪到左侧,快速反手拉球!撕了一个逆旋转!得分!

打到第10个球的时候,场上比分已经到了【6:4】。

中华队领先两分。

菠萝头一拍脑袋,终于反应过来了。

看起来好像只落后了两分,但接下来是朱淇的发球局,很容易被朱淇用侧身下砍发球连拿两分!

这样的话就是四分差距!

他们一直在被中华队牵着鼻子走!

不管他们打什么球,中华队的人好像都能事先知道球的落点,先一步在接球点等着!

作为打到职业的乒乓球手,在日积月累这么多年的训练里,肌肉记忆加上对旋转的理解。

其实每个人都能估算出球打过来的落点位置,但也不能确保每一个球都能算得如此清楚。

可是对面这两个中国人,却每一个球都胜券在握。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单人对打也就算了,这可是双打啊!混双!

就算是他们这种亲密关系,菠萝头也不敢保证能和小斯诺打出这么天衣无缝的配合!

这两个中国人是怎么做到的?

也没见到他们打什么暗语啊?

难道是有什么独属于中国人的加密通话?

可他们也没有任何交流啊。

他该如何破解这种密语?

这个问题让菠萝头脑袋发昏,直到女朋友对自己吹了个口哨,暗示自己看向对面的男球员。

菠萝头恍然大悟!

对了!

作为队友!这男的肯定能知道朱淇的真实意图!

既然他总是被朱淇的假动作欺骗!不如就死盯着对面男球员!

看朱淇准备接球的时候,对面男球员的步伐和身位,来判断朱淇打算在什么区域进攻!

接下来两个发球果然还是“急速奔走式”。

小斯诺和菠萝头依旧按照最开始的计划,大角度调动朱淇在中远台奔跑,以此消耗她的体力。

忽然!

菠萝头看到宋临州身体微微低沉,用螃蟹步朝后方挪动!

他豁然开朗!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