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42 / 76)

适应下宋临州的腕带,确保没有问题。

而距离第七局比赛开始,还有最后五秒,但任心华居然一句战术分析都没有说,让脑袋充血的球员足够冷静,然后在最后一秒对朱淇说了一句。

“最高级的战略,就是指挥敌人。”

这也是任心华给朱淇的一场闭卷考试。

她没有具体告诉朱淇应该怎么做,不想给这两个孩子固定一个完全硬化的标准答案,她需要看到这两个孩子在绝境中的应变能力。

心理学战术大师中华队乒乓球史上第一位女大满贯全乒赛三连冠乒乓球队总教练任心华女士也掷下豪赌。

如果朱淇足够聪明的话,就知道该怎么做。

朱淇的目光在这一刻波澜掀起,仿佛有细碎流光闪烁,变成一片沸腾的汪洋大海。她嘴角微微弯起,胸有成竹。

手指的酸胀变成了一种奇怪的痒,一直痒到了她的心里。

第七局比赛开始。

双方球员上场。

小斯诺针对朱淇的打法进行过细致地钻研和学习,她的技术系统和朱淇十分相似。

作为上旋球结合快攻打法的球员,朱淇知道这种打法的所有利弊。

她看着站在自己对面,金发碧眼的女球员,仿佛幻视着一个身穿蓝白条纹运动服、胸口佩戴三色旗的另一个自己。

任心华所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

要把斯诺迪亚娃当成自己。

去得分、去调动,去逆向思考对方球的旋转和得分点。

朱淇深吸一口气,和旁边的宋临州交换了一下眼神。

后者朝她微微点头,表示了解。

暂停板被拿开。

比赛正式开始。

所有人都看到中华队球员的打法完全变了。

不再激进、抢攻前三板。

而是换成了适应俄罗斯队的“泡木耳”战术。

朱淇和宋临州和桌角呈现出一个完整的三角形。

防控得死死地。

这是徐冬之前跟他们说过的“防范金三角”。

只要桌脚的两边有人防范,就不会丢分,只有不丢分才有机会找分。

对面两个俄罗斯人也交头接耳了一会儿,女的说:“那个小妞搓完上旋球,男的就会跟着在远台等着挑打,等打过来之后就直接扣杀。”

菠萝头点了点头。

这是他们最擅长的一个配合。

菠萝头的扣杀一直是得分点。

自身体格的力量加成,打出来的球比小钢炮还要冲!

就是因为他们的这个配合,导致朱淇和宋临州丢了好几分。

既然如此,朱淇索性就让菠萝头打出扣杀……只不过他的扣杀会一直出界。

【第七局小比分,中华队4:2俄罗斯队】

怎么回事?

小斯诺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搭档,而后者也露出不解的神情,低头看了看自己手里的球板。

不管是接球点、摆臂角度、使用的力道都没有问题。

为什么总是会出界呢?

小斯诺和菠萝头想多打几板,用他们擅长的中台扣杀得分,而事实上中华队看起来好像一直按照他们的剧本走,但是这边刚得一分,下一分又被中华队抢走。

看台上的观众们也看得不知所以。

就连解说也不得要领。

“跳桩狮步”这种步伐虽然迷惑性强,但是膝盖的动向是不会骗人的!

晃动欺骗对手的是对方的肩膀!但真正想要挪动位置的时候,膝盖的朝向才是正确的!

亚洲人的身高并不修长,在近中台的时候对方膝盖位置会被球桌和球网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