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叫什么制作“多元宣传物料”?
不用问,这肯定又是榛娘的主意。一共六个娃,二个由符秀才带着,负责绘制“海报”、“宣传单”、“菜谱图”;
二个负责叠油纸袋子,说叫“打包袋”,且打包袋叠好,也要往上头绘“楼狗”;
最后两个则灵活岗位,跑腿儿、调颜料、打水、铺画纸,以及做榛娘安排的其它零碎活儿,俨然最合格的小帮手。
待孩子们都各司其职,忙碌开工,喧闹声渐被纸笔摩挲、轻声低语取代,盛重云的目光再度追随苏榛。
又见她开始一拨接一拨接待前来售卖山货、野味的村里人。
但她只管看一眼,拍板定夺收与不收。
她一旦点头,寒酥会负责仔细查看成色、称重,配合默契;
符秀才则在旁摊开账本,拨弄算盘,记账、算账、付账,一气呵成;
而萧容跟叶氏自然也没闲着。
萧容跟着柳师傅等一众泥瓦匠忙得热火朝天。叶氏则心细如发,不时递上茶水、毛巾,时不时地给劳作之人送去慰藉。
放眼望去,整个房前、屋后,所有人各司其职,忙碌而不慌乱,井然有序又生机勃勃。
盛重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完,终于明白了榛娘昨晚所说的“白水村一堆人等着开工呢。”是什么概念。
而自己却要娶走她,无异于把她从这用心浇灌的土地上连根拔起?
没来由的有些心虚,但这心虚之意片刻即散。
抱歉了白水村,榛娘是我的……
盛重云的走神儿也止于他想通的这一刻。
苏榛回头一瞧,这萧家大地上居然还有盛重云这么大一只闲人,那必须立刻抓了壮丁。
“走,跟我洗鸭子去。”
即然午食是做大餐,又有了户外厨房跟烤炉了,苏榛就打算制个大伙儿都没尝过的:烤鸭。
大宁朝虽说也有烤鸭,但食用方式很直接,腌制加火烤,然后斩成块儿,加些简单的蘸料,如盐、醋等食用。
苏榛打算做现代的京式烤鸭。
她带盛重云进了冰屋挑鸭,就用从丽娘家买的那批,今儿人多,便挑了两只最肥的,每只都有五、六斤的份量。
这批鸭子早就拔干净毛、净了膛了。
但搁在冰屋这么多天,上头多少也会有些浮尘草灰之类的。苏榛便指使盛重云拿了把软刷、把两只鸭子里里外外的再次洗涮干净。
她只负责在一旁换水、递帕子,嘴甜甜的、笑意吟吟的给情绪价值。
瞧着洗得差不多了,她又跑回暖棚取了自己的宝贝调料粉末陶罐。
这是不加香辛的一罐,里头有八角、桂皮、香叶、花椒、丁香等香料,她也怕被别人偷学了去,全部研磨得细细的。
拿木勺舀出足够腌两只鸭子的粉末,另外又加了些盐、糖、酱油、黄酒一并搅拌了,直至香气扑鼻。才跟盛重云一人涂一只鸭子,边涂边嘱咐:“涂仔细些哦,腌制可是关键,得让香料的味道渗进鸭肉的每一寸,这样烤出来才够味。”
这活儿简单,盛重云瞧一眼就懂,做得比苏榛还妥还快。
两只全部涂好后,一并放进大陶罐腌着去。
趁着腌制的时间,苏榛又指使着盛重云把面包窖清理了一番,还去仓库抱了一捧梨木出来。
这些梨木已经风干过了,燃烧起来果香四溢,很适合做烤鸭。
总之,以往围在苏榛身边的帮手由寒酥换成了盛重云。
数月前的盛重云,还是那个身处繁华喧嚣、周旋于世家应酬的贵公子,整日被家族事务缠身,心中满是高远的抱负与对世俗名利的追逐。
那时,若有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