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22 / 33)

口就吃光了自己那份儿,赶紧问叶氏:“东家娘子,这吃食若有多的,可否卖与我们?我们就按市价买。”

叶氏下意识看向苏榛。

苏榛心算了一番,这面包一共做了五十*个,眼下切了十个,还余四十个。另外萧伯还没吃到呢,总得给自家留十个的;明儿要去城里牙行办事,带四个去,另外再给六个娃每人一个的话,还有二十个。

便大大方方的回答:“也不跟各位师傅们客套了。本来哪怕是请诸位敞开了肚皮吃个痛快,也是应该的。

可如今这面包是要售卖于众,确实也得有个盘算。

甜口面包原本定价为八文钱一个,咸口面包成本颇高每枚十文钱;

但今日这批,甜口的我就收七文,咸口的收九文,权当是给各位师傅的一份心意与特惠,也望大家能够体谅我家这小本经营的不易。”

柳师傅等人一听,哪有不接受的道理。果断把二十个全包了,一共付了一百六十文。

面包拿到,四个匠人立刻就分吃了。

速度快到苏榛都疑惑自己是不是在每日的伙食上虐待大家了,没让他们吃饱饭……

随后,苏榛又给六个娃娃每人拿了一个。但包括谨哥儿在内、他们都没再吃了。去冰屋拿了桦树皮小心翼翼的裹起来,说是带回家给爹娘。

谨哥儿那个说是给寒酥哥哥留着,惹得叶氏眼圈儿都红了,抱着谨哥儿好一通疼爱。

整个下午便在面包的香气中渡过,直到去帮白老汉扫雪的萧容回来,甜咸各吃了一个,也是对其夸赞不停。

见大伙儿都觉得好吃,苏榛便偷偷藏了两个给盛重云留着。

心里有了人,做事就躲闪了几分,苏榛一边唾弃自己的鬼祟,一边却在心里甜甜的。

她是活了两世的人,现代的记忆只剩那些冷眼旁观的人、和事,永远不配让她再患得患失。

而这一世,她本以为自己又注定会是过客。

可盛重云,可能是她唯一的、自己做的选择。

望不负。

为了见通泰牙行的人,苏榛足足又忙了半日。

傍晚的时候,舒娘乐呵呵的、带着针娘们做的第一批成品来了。

苏榛与叶氏赶忙将她迎进屋中,屋内暖意融融,烛火摇曳。

舒娘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直接把包裹往火炕上一放,利落的打开。

里头是不少样品,有战术背包、碎皮草缝的儿童帽、小包包、耳罩。

最突出的就是那些帽子,每一顶都是活灵活现的小动物模样。

有兔子款,长长的耳朵俏皮地竖起,粉色的内耳柔软可爱,仿佛下一秒就会欢快地跳起来;

还有松鼠款,毛茸茸的大尾巴环绕在帽檐,尾巴上的纹路清晰可见;

憨厚的小熊款,圆润的耳朵和萌萌的熊脸。

苏榛赶紧把谨哥儿也喊了过来,拿了顶兔子款给他试戴。

本来就跟福娃似的谨哥儿愈发的可爱,叶氏在一旁看着,笑得合不拢嘴,“这孩子戴上这帽子,活脱脱就是从年画里跑出来的小童子,太招人稀罕了。”

舒娘也笑呵呵的仔细地打量着谨哥儿,由衷地夸赞:“这孩子本就生得乖巧伶俐,如今戴上这帽子,更是灵气逼人。针娘们的这针线功夫可算是没白费。”

说罢又问苏榛:“榛娘,这些做得可还成?”

苏榛竖起大拇指,“远超我的预期,特别好!”

对于好东西、好手艺,苏榛是一向不吝夸赞的。

舒娘脸都红了,嘴角也是抑制不住地上扬,“这是第一批。我们一共缝了二十顶帽子、五个战术背包、五个小背包、十件马甲、十幅耳罩。再加上你伯娘这里也缝了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