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17 / 34)

春娘倒也就不用避嫌,跟着苏榛、叶氏一起进屋做了便是。

男丁们在外头干得热火朝天,唯有乔大江做活儿也做得有些心不在蔫,显然有心事。

萧容看出来了,便问他在想啥。

可没想到这么一问,乔大江即脸红脖子粗的,半天吐不出一个字。

倒把萧容等急了,“大江兄弟,有啥话你就直说,咱们在山上围猎这么久,也算是过了半条命的交情了吧。”

乔大江又纠结了一会儿,怯声声的问,等他家分家出来,就没营生做了,可不可以去做些蜂窝煤卖。

“为啥不可以啊!”萧容乐了,“这有什么不能开口的。”

“往煤上打眼儿的办法不是苏娘子出的嘛,我寻思着,我擅自做了卖,会不会不太好……”

萧容一听,明白了乔大江的顾虑,但他也不好替苏榛作主,便亲自去问了她的意见。

苏榛听完,第一反应是跟萧容一样笑个不停,“大江哥,这有啥不行的,卖啊!给煤打眼儿确实是我出的主意,但这做煤的具体材料比例,还是多亏乔里正给的方子呢。若论功,功最大的可是你家。”

乔大江心里立时敞亮了不少,也嘿嘿的笑了。

春娘更是喜上眉梢,索性直接跟苏榛说,干脆萧家也别费这事了。萧家自己用的、甚至集市上摆摊用的,全部由她跟大江做,就按成本价给苏榛。

苏榛笑着打趣春娘:“我自然是求之不得。但是春娘姐姐可不得了,这就有了当东家的思维了呢。”

这倒也不是苏榛的客气话,萧家人少,若是连蜂窝煤都得自己做,没累死也累趴了。分包出去最好!

第96章

萧容也这么想,但成本价拿人家煤肯定是不妥,他直接说还是要加付手工钱。

乔大江跟春娘刚想推脱,苏榛拦下:“我家里是萧伯跟伯娘说了算,长辈定的事儿不能改的。”

短短一句话,把所有人的里子、面子都顾到了。所有人心里都听得暖暖的、挑不出毛病,喜滋滋的。

但喜归喜,帐还是要提前算好,定价方面的门道乔大江跟春娘都不懂,这就又要请苏榛帮忙了。

苏榛心算一通。一边算,一边跟乔家两口子说着:“做蜂窝煤卖的话,成本里头最贵的就是炭罄,你俩下山别去铺子买,辛苦一点儿直接去煤窖谈。

铺子里最便宜的碎罄是八十文一秤,煤窖起码还能再少个五到十文,咱就先按少五文算。

一秤罄、再加上其它的木屑、石灰粉之类的,可以做直径为三寸大小的蜂窝煤十二枚。

也就是说,每枚的材料成本就是七文上下。

你俩、再加上小树也能帮些忙的话,每日至少可以做五百枚左右。

但库存也不能太多,一是因为没那么多的场地、眼下天寒地冻的,也不可能日日都能晾晒出这么大的量。所以,就按每七日能出一千枚算吧,最保守的估计了。”

苏榛说了一半儿,乔家两口子已经快听晕了。还是春娘稍微识数一些,问卖价是不是在成本上加几文就行。

苏榛摇了摇头:“不能那么算。原材料成本之外,主要还要考虑人工费用和时间成本。换句话说,就算你们不做蜂窝煤,也能做其它营生呀。相比之下,做蜂窝煤得是最优选,这买卖才值当一做。

方才算的原料成本都是在理想状况下,但肯定还会有损耗。粉碎、搅拌、成型、干燥,每个环节都得损一点儿,这笔钱也要加进去。

另外,还得有运输成本。

若做得多,包骡车的费用可以按月租,载重的话,天气好的时候一趟拉个两百枚是没问题的。

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是储存场地,你们分了家,住哪儿?没院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