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凶手感觉到了巨大的威胁,将她杀死。
“她作为一个普通的语文老师,竟然都有这个能力,她到底是怎么查的?我本来一筹莫展,但因为你们终于找到了她的调查笔记,我和谢支仔细研究了这个笔记本,并重走了一遍杨莲的调查之路。”
秦梓需、章弥真精神为之一振,立刻凝神静听。
刘明城道:“我们觉得,杨莲可能在爆燃案发生后没多久,就是她第一次到胥中得知陈君梅死讯的那一次,就去过爆燃案现场。
“调查笔记的第一页,记录的时间是2005年的2月21日,那时杨莲已经辞职开始独立调查。她最先拜访的是她大学时期的老同学,一个在胥城教育局做事的公务员。托这个关系,从体检的医院那里手抄了一份胥中初三年级男生的体检报告,主要抄的是身高和近视程度这两项。
“我们去找了这个教育局公务员,他现在都退休了,不过对杨莲当年去找他还是有印象,杨莲对他用的借口是她现在正转向社会学研究,尤其是想要研究青少年健康状况,所以想要获得一些研究数据,于是这位公务员就帮了这个忙,压根没一点怀疑。
“拿到体检数据后,杨莲的目标就直接锁定在了鸿鹄教育,说明她的目标很清晰,她从一开始就不知道从哪儿获知了凶手有可能出没于鸿鹄教育的消息,甚至知道凶手大概的外貌特征。比如是否戴眼镜、身材身高几何。我们推测可能是陈君梅在给她的书信中,向她大致描述过凶手的样貌。由于我们看不到陈君梅给她的书信,所以无法完全确认。
“她第一次去鸿鹄教育,没有进去,而是在马路对面蹲守的,她可能也是怕打草惊蛇。结果是没有任何收获,后面她连续蹲守了三天,而且将鸿鹄教育附近的地形摸了个底掉儿,但似乎都没有见到心目中的可疑人物。
“接下来她去找了消防队,就是爆燃案接处警的那支消防队,找人家询问火灾处理的后续流程问题,试图从当年灭火和调查现场的消防员嘴里获得一些线索,但依旧无果。
“她又找了346厂厂办的负责人,询问厂子几个进出口的出入情况,问得很细,甚至还去认识了一下几个看门的门房。她还想办法从346厂那里拿到了门面房的平面图,这不容易,她除了一片赤诚之心啥也没有,硬是上门磨了2周才拿到了平面图。她造访过的这些人,我们也想办法找到并联系上了,大多数人都对杨莲有印象,印证了她笔记的真实性。
“后面的笔记里,她一直在研究那个平面图,上面写写画画,太杂乱、太抽象了,我跟谢支看得眼睛都花了,熬了两个大夜研究这个图上的笔迹,愣是看不明白她到底是怎么想的。
“但杨莲好像通过这幅图想明白了什么,她就在这之后锁定到了凶手的身份。调查笔记在这幅图之后,就只剩下最后那一页,杨莲说她已经制定好了计划,准备开始执行。她没有在笔记里写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计划,但现在我们都知道了,她很可能是打算亲身去劝凶手自首,她心里应该也很清楚,不成功便成仁,至于是否有后手计划,笔记后面没有提及,只剩下那句警告的话。
“但显然,她的后手计划是打算以自己的牺牲制造更多的杀人证据,来让凶手定罪。”
一边说着,刘明城就点了一下鼠标,将杨莲笔记上的那幅图投在了大屏幕上,让与会所有人都能清晰看到。
但众人看到的是一片花花绿绿的乱麻一样缠绕在一起的线,只能勉强辨认出平面图最初的横平竖直的边框黑线,然后就是毫无章法的蓝线、红线、铅笔线,三种线交织在一起,再加上没有任何文字注明,只是在图上不同的边角位置上,用不同颜色的笔写了一些意味不明的数字,诸如“3.32、5.29、8.56”,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