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0-1700(5 / 27)

没你就不行 林木儿 69481 字 3天前

了。官场中,清理的太干净了,养不了鱼;不清理,就臭了,养什么都得死。就得这么常清理,常清理了,才能常清澈。

刘太后点头,叫晏殊退下了。

人一退下,刘太后却放下了手里的札子,看郭准,“叫人拟旨。”

桐桐头也没抬,就这么听着。刘太后叫人拟旨说:请朝廷三品以上的官员,都把家世递上来,以便推恩之用。

什么意思呢?就是三品以上的官员,把你们家有多少口人,生了多少儿子,有几个闺女。你家娶的是谁家的媳妇,女儿嫁到了哪家,都给我报上来吧。

相当于,把家里的家谱给交上去了一样。

她说了,是为了推恩的。

这旨意一传下去,赵祯当天就来了,但是刘太后并没有见。直到三天之后,朝臣把这些都给送来了。

这天晚上,桐桐没回杨太妃处。她一个人留到了很晚。把每个三品大员的情况都列在一张纸上,关系脉络清晰明了。

半夜里刘太后披着衣裳出来,就看到一边桌案上那一张张名录和关系网。

她这才笑了,叫郭准,“拿浆糊来。”

两人半夜里将这些都给贴到墙上,桐桐这才道:“回头做个帘子,平时将它遮挡住。”

刘太后点点头,说郭准,“等天亮了,叫官家来。”

赵祯再来的时候就看到了贴在墙上的这些东西,“这是……”

“虽说举贤不避亲,但亲者亦贤,到底是少数。”刘太后指了指这些关系网络,“以后任官,得看看其家族、姻亲都做过什么官,做着什么官……”

桐桐心里点头,这位刘太后自有她的长处。这个法子能有效的掌控朝堂,掌握朝臣的动向。谁在拉帮结派,谁在任人唯亲,谁在姻亲固盟,一目了然。

赵祯忙拱手:“大娘娘教海,儿谨记。”

刘太后就笑了,事无巨细的问赵祯的衣食住行,而后又问说,“跟皇后又吵架了?”

赵祯:“……点点点”勉强笑了一下,“尚美人服侍的甚好,儿子只是多留了两晚而已。”

刘太后拉着赵祯的手,“皇后乃是嫡妻原配,夫妻和顺方能子嗣繁盛,家业兴旺。莫要为了小事伤了夫妻情分。

赵祯起身,“儿子记住了,不会跟皇后计较。”

桐桐沉默着,心里却觉得太后本是好意,可却不知道小夫妻的事别人越掺和越乱的道理。

果然,赵祯没再多留,“不打搅大娘娘了,您怕是昨夜没歇好,百日里歇一觉对身子好。莫要叫儿记挂。”

刘太后有些失望,到底是放了手,“那就去吧,好好念书。”

赵祯:“……点点点”朝后退了一步,拱手道,“儿……定会好好念书的。”

“……点点点”这真的就属于没生孩子、没亲自养过孩子的人不懂跟孩子相处了。十几岁桐桐:的少年,大人哄着他还来不及呢。结果呢,她前一秒还在好心教导,赵祯还挺感激的。结果下一秒,她叫人回去好好念书。

真的!这要是个性子硬的帝王,这母子俩要是不针尖对麦芒才奇怪呢。

事实上赵祯在书房抄了两页书,压着的那点不快才散了。闺文应低声道:“官家,要不要请……”

赵祯摆手,“晏大人之前说的对,无需多言。”不就是多读书吗?读书!读书便是了。

结果开封府尹求见,说是案子有进展了,事涉丁谓的时候,赵祯摆手,“禀告大娘娘便是,不间。”

丁谓被贬崖州为司户参军,他家里几乎没收到牵连,除了那个老三儿子跟女道通奸罢了官身之外,其他人未曾受到影响。

桐桐“……点点点”哪怕心里有准备,还是对大宋朝廷对文官的宽容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