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便是先一步把三个女儿的户口全都放回老家去。两人都是永和镇的人,家里的人还都在镇子上,再加上林双朝的父母还在世,也在镇上。那就三个女儿送回去,还方便照看,总比送到别处插队好很多吧。
确实,回来之后很方便。因着有个当官的爹在,那村上肯定给照顾呀。
大姐育莲被分派到村里的小学,当个民办的老师。
二姐育蓉被分派了会计的差事,整天在大队办公室混日子。
再就是原身,被搁在种子站,一天到晚的,也没啥大事。
七七年的时候,这不是知青都返城了吗?而且,原身的父亲林双朝也被派到隔壁县,做了二把手的县领导了,这个职位,说实话,安排个子女回城,多简单呀!
不!人家林双朝说了:“得讲原则,凭什么我的子女就得搞特殊呀。农村怎么了?那么多人在农村,都不过日子了?若是都不在农村,那这个国家的前途在哪里?”
于是,姐仨个,没一个能回城的。
就一个儿子,还是人家自己去征兵办,自己去报名,自己当的兵。
如今这姑娘十九,大姐育莲二十四了,二姐育蓉都二十二了。家里如今就剩下老太太带着三孙女了,林双朝的父亲,前年也没了。
今儿是老太太带着三孙女天不亮就出门了,到了县城,原身说不舒坦,老太太干脆叫她在县城看大夫,她带着大孙女和二孙女,一块倒车去隔壁县了,得找去呀,真不能这么不管孩子的。
林雨桐从脑子里把林双朝的做派也看了,跟白兰直接摇头,“没戏,肯定不答应!”
白兰就啧啧有声,“你说,这要是搁在古代,怎么着也是一官家小姐吧,怎么把日子过成这样了呢?”
是啊!成这德行了。
药挂完,林雨桐从身上摸了几毛钱来,“够吗?”
白兰拿了两毛,“够了!”
那就行,林雨桐出来就往回走,镇上有中药铺子,林雨桐进去,药铺子的人认识她,“是小桐呀,听说落水了?”
嗯!想抓点中药。
“有药方子吗?”
有!“从县城回来装兜里,落水渠里去了……我记得准,我说您抓吧。”
这可得真准。
“嗯!准着呢。”林雨桐一一报了药名和剂量,而后又买了药罐子。身上的钱肯定不够,但这不是门边上的人吗?先赊着吧,“钱也掉水里了,回头我给您送来。”
人家亲爹是干部,也不差药钱,这开药铺子的老朱连磕巴都没打,直接摆手,“什么时候都成。”溜溜达达的,按照记忆,回了家了。别的不想,先熬药,喝了药再说。
真就是喝了药,洗了澡,美美的睡了一觉,等饿醒,才发现天已经是晚上了。起来抓了鸡蛋才要下锅呢,大门外传来响动声,是那祖孙三人回来了。可不,一个个的耷拉着脸,都往屋里去了。
林雨桐问说,“吃了吗?”
“吃不下!”育蓉生硬的回了一句,而后朝后面的厦房去了,“我先睡了。”
育莲没言语,起身也回房去了。
老太太一个人坐在炕头,拿着蒲扇摇啊摇的。
得!没人吃就别吃了。
原主这身体,这样的病,得补充营养。鸡蛋两个,鲜菜随便炒了出锅,馒头热了,抓了就吃。吃完也没收拾,还是得好好的休息。
因此,早起她也不起了,赖着吧!
家里不知道呀,叫了三趟,那老大的声呀,整条巷子的人都听的见。林雨桐不起,这有些病就在于养,急什么呀!
一直到日上三竿了,她才慢悠悠的起来了。
老太太带着那俩孙女已经下地去了,林雨桐从炕席下摸了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