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的刺客掠进,熟练地找到房中正练字的少女。
姜幼怔怔望着他,张开嘴,发出“啊啊”声,刺客走到她面前,低声说:“我与你姐姐有约,今日来救你,想活就别出声。”
刺客见她神情痴傻,索性用手刀砍晕她,扛着人翻墙,没入暗色中。
沈洵舟看见焰火,掉马回头,赶回来。
崔珉被反扣着双手,压在地面。不远处,少女的蒙面摘了下来,露出熟悉的面孔,沉静的栗色眼眸紧闭,唇色泛白,左肩溢出发黑的血,流淌进青石砖。
他漆黑的眼瞳缩了缩,几乎踉跄地下马,走到她身前。
金吾卫散开,其中一人行礼,道:“沈相大人,此刺客突然出现,被崔大人射杀,探过呼吸,已死透了。”
晨光破晓。
混乱持续了好几日,最终平歇。
陛下丧讯,民间需守丧三月。
李郁,谥号成文帝,未留皇嗣。
承元十三年,起义大乱长安。外有燕军,内有患匪,集聚汴州,有巡边监察御史谢灵台,英勇赴死,后永安公主带兵击退燕军,保得汴州、洛阳,再带兵平长安匪乱,遂由丞相辅佐,永安公主登基。
这几日的刀刃相接,四处死去的百姓,堆叠的尸体,几乎成河的血,凝成史书上的一笔。
第87章 第八十七步试探
又下雨了。
青白色的傘从水幕中撑起,屋檐、树叶、石桌,堂內传来的朗朗读书声,都覆了层泛白的,朦胧的冷光。
少年皱着張漂亮的臉,站在檐下,老師的责问左耳进右耳出,瞄了眼里头的同窗,雕花的木门“啪”一声在面前关上了。
无趣。
沈洵舟浅黄色的袍角飘开,短靴踢了踢脚下的石子,抿起唇,漆黑眼眸望着雨珠,有些想不通。
罚他出来站着也罢了,怎么连清河崔氏也敢罚啊?
他悄悄瞅几眼。
身着白衣的青年站在不远的地方,神情温和,也在看雨。
谢靈台与这位崔家二公子倒是熟,白日里碰到装看不见,晚上三人在靶场里练箭。不过他也就認了个臉,谢靈台像个系帶,把他俩连在一起。
这还是第一次,两人独处。
没了谢灵台,他该说什么呢?沈洵舟出神地想,如墨眉眼被斜入的水珠洇濕,睫毛扬起又垂落。
忽然。
崔瑉看向他,微微点头:“方才多谢你为我兄长相辩。”
沈洵舟臉上还有未褪去的圓润,仿佛迎春花一样的圓领长袍,脖前挂着大大的银锁,走动间叮叮当当,他停在崔瑉身前。
黑瞳圆圆打量着:“你白日里装不認识我,不累么?”
崔瑉微笑,颊边酒窝浅浅陷入,说:“被人看到你离我太近,你父亲会有麻烦,总之,方才多谢了。”
不过是老師讲到为将之道,又提到崔大将军帶着两万人马全军覆没,感概了几句。一向尊师重道的崔瑉竟然当场站起身,反驳。但若非崔将军的错,那难道是太子的错?
沈洵舟从小随军,心知戰场凶险,附了几句。夫子不敢驳清河崔氏,便将撞上来的他一顿斥责,让他出去站着。
只是前脚才踏出门,崔珉就跟着出来。谢灵台趁夫子不注意,给他使眼色。
“谢来谢去的,你是清蝶之友,自然也是我的朋友,为朋友说话,我向来是一马当先。”沈洵舟揉揉耳朵,拾起一旁的傘。
撑开傘步入雨中,听见崔珉在后面咳嗽,紧接着脚步声靠近。
沈洵舟抬高伞,崔珉握着伞,额前贴着染濕的发丝,輕声说:“我与你一起逃学。”
待到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沈洵舟明白了。他修长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