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四章
距离反攻缅甸的最后时刻已经越来越近,全体驻印的将士们心中一个亟待报仇雪恨的渴望和声音也越来越强烈。人人都在摩拳擦掌,人人都准备着那个命令的下达,有种积压了很久的力量仿佛就要从身体里喷薄而出。
就在大反攻日子到来前的不久,位于滇缅边境上的日军再一次肆意张狂的对中国边境上的中国军队发起了进攻,双方经过了激烈的交战,中国军队的拼死抵抗,让日军伤亡不小,尽管没能一举消灭这股日军,却阻断了日军凌厉的攻势,不得不暂时退回了缅甸境内,按兵不动。
也许日军对这次暂时失败的进攻并没有放在心上,但是,却让身在印度的驻印军高层们精神不由得为之一震。经过一番严肃认真的商讨之后,高层们一致决定,在日军将大部分注意力都在中缅境内的时候,驻印军提前开拔,由孙立人肩负起敌前司令官的任务,统帅新三十八师为反攻前锋,为后续大部队的进发拓开道路。
命令传遍三军的时候,恰是宣慰团即将返回国内之时。中日双方迟早会有此大战,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韩婉婷在来时的路上也便早有心理准备。可真当听说新三十八师要先于大部队提前开拔,担当大军的反攻前锋时,她是无论如何坐不住了,本就伤于离别在即的心思更是愁肠寸断,揪心不已。
新三十八师此次所领受的前锋任务,是负责消灭盘踞在野人山胡康河谷内的日军,以掩护后续部队为大军通过而修建中印公路,打通这条一度成为“死亡之路”的交通线。从他们即将要前往的印度列多,到最终要去征服的野人山胡康河谷,纵深四百多公里,海拔高度平均在八千公尺以上。那里人迹罕至,只有成片的原始森林,只有各种人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植物、动物,更多的有的只是令人胆战心惊的恐怖气氛。
那个地方,千百年来,鲜少有人敢于进入。但是,就是那个地方,曾经吞噬了数万条远征军将士们无辜的生命,让他们变成山中孤寂腐烂着的一堆堆白骨,化作游荡在丛林间的可怜魂魄。那个地方是一个真正的“人间地狱”,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死亡之路”,是很多远征军将士们谈之色变的“鬼门关”。
韩婉婷从未曾亲眼见到过从野人山中走出的第五军军部的幸存者们,但却在云南的边境小镇上,见到过许多从缅甸境内历经千难万险才逃回国内的官兵们。严格来说,他们回到国内时,身上早已了没有半分军人的模样,与其说他们是军人,倒不如说他们是一群像人一样的“动物”。
她完全可以从那群“动物”们悲惨至极的遭遇上推断出一个结论,穿越野人山,无疑是比与日军进行激战还要可怕上千百倍的、无比凶险的危险任务!为此,她不由得为狄尔森即将开赴的这个前线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害怕,为他的人身安全感到了深深的恐惧。一颗心,如同被细细的一根头发丝高高的悬着,仿佛随时都可能从嗓子眼里跳出来。
她很努力的想要平复自己的恐惧之心,她不断的在告诫自己,在离开前,千万不要在他面前露出一丝一毫的担忧与害怕。她不愿让自己成为他的负担,也不想他因为自己的胆怯而有半分的思想负累。她想让他看着自己的笑容坦然奔赴前线,她想让自己能够在踏上回国的飞机前笑着向他挥手,然后用轻快的语气告诉他,她会在上海等着他凯旋的好消息,等着他回来向自己的父亲提亲,等着做他的新娘子,等着和他一起白首偕老。
她一直觉得自己为此做的很好,因为她在他面前始终克制着自己的情绪,至少,当很多人在场的时候,她都没有让自己过多的流露出这种令她浑身发冷的恐惧感来。她还是进退得宜的与宣慰团的大小官员们寒暄,她还是一如既往的以求教者的身份向同行的新闻界前辈们学习,她还是像在美国时那样与一众英美将士们如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