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2 / 4)

说,同样也是一种坚强的依靠与安全的避风之港。毕竟在“兵匪”为患的滇边之地,没有家庭倚靠的单身女子,最容易引来一些宵小之辈的非分之想。因此,出于感激,她也是尽心尽力的照顾着两位老人家,让他们孤寂的晚年生活可以多添上一些安慰。

借住在这户狄姓人家里,这让她从昆明一路寻来的颠沛生活总算有了着落。生活渐渐安定之余,韩婉婷并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她依然坚持着每天都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自己在滇边小镇上的所见所闻,写下她亲眼看到的“兵患”情状,记下她亲耳听见的“匪语”心声。将来,她一定会让这些文字见诸报端,要让世人都来关心、帮助这些虽然看着可恨,却实在可怜的溃兵们。

他们的苦,他们的恨,甚至他们的无赖嘴脸,她都能理解,并为之心酸与同情。不为别的,就为她曾经与他们朝夕相处,知道他们的本质其实并不坏;就为她曾经与他们一起在战火中穿越、出生入死,同在一条战壕里他们曾真心的保护过她,对她露出羞涩而憨厚的笑容;就为他们都是和狄尔森一样的普通一兵,她曾为受伤的他们包扎、救护;就为她儿时记忆深处那些曾经感动过她心灵的朴实憨厚的国军子弟,她知道,他们虽然不善言辞,也没有多少人识字,说不出多少惊天动地的大道理,但是,他们都是最值得尊敬与敬佩的战士。

每天,当她坐在院子里的屋檐下,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的时候,小念卿总是安静的坐在她的身边,陪着她,好奇的看着她用黑色的笔在纸面发黄的笔记本上写下一个个漂亮的方正字体。他还太小,不知道这个阿姨到底在做些什么。他没有上过学,也不知道阿姨在写的到底是什么。他只知道,只要在阿姨身边,他就觉得安心,只要有阿姨在,他就不会是一个没有亲人的孤儿。

八月末的一天黄昏,天边挂着绚烂如火的晚霞。韩婉婷带着小念卿散步归来,老远就看见前方不远处的一家饭馆门前,围拢着一群衣衫褴褛的士兵,正在吵吵嚷嚷的与店老板说着些什么,看人们的表情,似在争吵。她带着孩子好奇的走了过去,刚走近那群人,就听见一个粗鲁无比的大嗓门从人群之中爆出声来:

“他妈的,老子在前线拼死拼活的拿命和小鬼子干仗,一只眼睛都丢在了缅甸,好不容易才死里逃生的捡了条命回来。老子他妈的是为谁丢了一只眼睛,成了残废?不就是为你们这些人吗?怎么,现在吃你几个馒头,你还好意思追着老子要包子钱?

狗屁!他妈的,要是没老子在前线打仗,你还有命开饭馆?还有命坐在这儿吃香的喝辣的?吃你几个包子是老子抬举你,给你这破饭馆面子!想要钱?没有!想要命?不给!”

“对!说的没错。才吃你几个包子就这么磨磨叽叽的,敢情老子们的命就不值钱?白给你们去冲锋陷阵了?奶奶的,老子要是有钱的话,还会稀罕吃你几个连肉都没有的破包子?!”

“这老东西真他妈不是玩意儿!哥几个,来,咱们跟他好好说道说道!让他明白明白这个做人的道理!”

兵痞们将饭馆老板团团围住,吆五喝六的吵嚷着要揍老板,那架势闹得整条街上鸡飞狗走,过路人见了皆退避三舍,低头而过,根本没有一个人敢过来劝架。俗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更别说,遇到的,是这样一群如狼似虎、根本不讲道理的溃兵。

上了些岁数的老板被这群兵痞吓得连连拱手讨饶,一个劲的向着将他团团围住的兵痞们鞠躬作揖,苦着脸,向他们哀求道:

“军爷们大人有大量,不要和小老儿计较。是小老儿糊涂,不应该向各位要钱。刚才各位吃的包子钱,小老儿不要了,就当是小老儿酬军,犒劳各位军爷在前线打仗的辛苦了!”

“怎么意思啊!敢情把咱们都当叫花子打发了?你这是酬军吗?分明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