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1 / 4)

作者有话要说:

☆、第九十七章

福贡,滇西地区的一个偏远且贫穷的小镇。说它是小镇,着实有些抬举了它,其实,它至多只能算是一个比较大些的村子。若是在平时,老天爷帮忙的话,镇子里的乡亲们靠着山间地头的些许农田收成,还能勉强自给自足,即便不能说过上吃饱喝足的日子,但终究也不会过得生计艰难。

可自从大批的国军溃兵陆续从缅甸流落到这个滇边的小镇上之后,这里老百姓的日子就不好过起来了。俗话说“溃军不如寇,流兵即为贼”。这些从缅甸死里逃生回来的士兵们,在经历过地狱一般的九死一生之后,在他们的心目中,没有什么比生命,比活着,比能有一口吃的更重要。

他们唯一的信念就是要活,就是要活下去。所以,从军时一再被官长们强调的军容军纪早就被他们抛诸脑后,甚至是嗤之以鼻。因为军容军纪填不饱他们的肚子,救不活他们的命。于是,一批批的溃兵们仿佛蝗虫过境一样,到处搜刮和偷抢老百姓家中的吃食;如潮水一样涌进镇子上的唯一的药铺,将所有能够消炎、治伤的药品抢掠一空。

曾经保家卫国的战士们变成了如强盗一般扰民的“恶人”,曾经被老百姓们敲锣打鼓的送出国门的英雄们变成了人人避之不及、暗暗叫骂的“瘟神”。“瘟神”固然是可怕又可恨的,可是,“瘟神”们心中的苦,心中的恨,对于未来的茫然,又有谁能体会,谁能理解?

溃兵们为国作战,流汗流血。在经历了一场场败仗,一次次的溃逃之后,九死一生。然而,已经死了的倒安详,可好不容易活下来逃回国的却看不到一点的希望。全须全尾的兵没能得到应有的尊敬,受伤的兵没能得到应有的照顾,致残的兵没能得到应给的抚恤,一个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人不像人,兵不成兵。

被抛弃和遗忘的背弃感让这些溃兵们伤了心,寒了心,也铁了心。于是,兵成了匪,做了贼,自暴自弃的所作所为不但为祸一方,让福贡当地的民怨纷起,更是让地方政府为此头疼不已却又束手无策。溃兵们固然是令人厌恶的地方一患,却也没有人真正能够对他们横眉怒目,也没有人能够真狠得下心肠驱赶他们。因为他们都曾是战场上的无名英雄,都曾是为国奋战的兵,都曾是为后方的家国百姓们奉献出一片赤忱与热血的国之青年。

于是,被地方政府睁一眼闭一眼纵容着的、没了长官的溃兵们就成了福贡小镇上如皮癣一般存在着的特殊人群,来来去去,去去来来,“为患一方”。

就在这样一个“兵匪”成患的小镇上,韩婉婷没有选择离开,而是带着小小的念卿,在镇子入口处,寻了一户当地人家借住了下来。在尚未得到狄尔森确切下落之前,她下定了决心,要在这里等他。

每天看着许多的溃兵从她眼前经过,她便不由得开始抱着一个隐隐的期冀:也许,有一天,狄尔森也会和很多死里逃生的溃兵一样,流落到福贡小镇,回到她的身边。

她借住的主人家是一对年过花甲的老夫妻,男主人姓狄,家有薄产,乃福贡当地的老乡绅。他们唯一的儿子去年死在了中原大地的抗日战场上。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间悲剧,让这对虽衣食不缺,却情状可怜的老夫妻,终究是老无所依。

然而,韩婉婷带着小念卿的到来,无疑如黑夜之中的明灯一般,成为了他们晚年孤寂生活中的精神寄托与依靠。老夫妻二人将对儿子的怀念与追忆,全部转移到了韩婉婷和小念卿的身上,将来自外地的韩婉婷视为己出,关心呵护,更将小念卿视作了自己的孙儿,疼爱有加。韩婉婷的温婉有礼,小念卿的可爱乖巧,让两位心中悲苦许久的风烛老人,终于感到了家庭生活的些许温暖与快慰。

老夫妻二人的热心照顾,对单身带着孩子在异地他乡生活的韩婉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