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30 / 33)

盘臣 旷宇 97011 字 7天前

言子邑只皮肉一笑,权当回应。

中轴正道两侧是大坪和古苍,视野内的景物显得有些单调,远处寺中收留的孤儿探头探脑,仿佛活动着的景色,众人的视线被他们牵引,皇后娘娘一垂问,便面露慈色,嬷嬷向言子邑投了一眼,踩点的时候说要把这些孤儿都清出去,言子邑说指不定娘娘见了还挺高兴。

这么一看果然。

入了大雄宝殿,娘娘在我佛如来面前驻足。言子邑陪侍一旁,在香炉前的火烛上点着三炷香,寺中如何递香,她应该站在哪个位置,都事先演练过,娘娘持香而立,在佛前面三揖,面色平静而稳重。

礼毕,微转头,含着笑,用只有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问:

“将军呢?”

言子邑只微顿,也低声道:

“回娘娘,待入了后园,便有人通传将军。”

皇后未言,只合十于佛前,又闭目凝神了一会。

宫中众人绕

着后壁的文殊像出了殿,从小道往西面的园子里去。住持便引人拿了一本簿录出来,脸上显得竟有些腼腆,口内一边解释他们这寺前代的大德定下的规矩,不出院做经忏法事,也不盘剥百姓,言子邑拿着描经笔一边写,一边把准备好的银子让常乐奉上,住持看着“供三宝簿”,笑言,“王妃如何只写了王爷的名字,既愿意为寺中孤儿善捐,王妃自己也应添一笔才是。”

言子邑笑笑不响。

心想这原本也是他的钱,今日宫里所有的人,该赏的都赏了还留了许多,他打仗的人就当给他积积德吧。

这寺院和这个园子结合的着实巧妙。

从寺院的西侧门一踏入园,就有一种园子的精致,把寺庙的肃穆氛围消解了一半。

院中的亭太小,容不得这许多人,东西向的一座书轩不知道为什么,白日里打了灯依旧晦暗。所以方案最后是定在园子中间一个一米多高的假山之上,五层台阶。黄石台中间是一颗有点年头的香樟,主干分叉部位就是台高,数冠分摆,几乎笼了整个石台,靠北正是一张六棱形的石桌是主位,自然是供皇后娘娘,其余八张圆案彼此绕台而设,都有些距离。因是寺院,只摆了桂花枣泥月饼、红壳桃,笋脯,腐干类吃食,还有石榴、西瓜、葡萄、荔枝这种干鲜果品。

皇后招呼了言子邑陪坐。

宫中诸人也都三两伴坐开。

独苏竹如一人落在南面最远的一张石案边上,她今日穿了一件果绿高腰裙,用手指捻着从树上落下的黄绿色小果子,面上显出一副自得其乐的态度。

宫里这些人眼风都在她身上,气氛一时就古怪起来。

言子邑本来想甩应酬类开场词汇是她的短板。

还指望着苏竹如能在关键时候来两句,没想到她把自己定位在客人。

正琢磨着应该如何把两拨人给融合到一起。

只听一个轻甜的声调从假山底上飘上来:

“娘娘上回在明池只搭理王妃姐姐,这次来逛园子,也不邀我,叫我今日只好不请自来,娘娘可别怪罪。”

“右焉!”

熟悉的男声喝道。

台上众人一时都安静了下来,往假山的东阶望去,右焉着了一条粉裙,步子轻盈,满面带笑的迎了上来,一下子古朴庄严的石台都显得活泼起来,邢昭垂目落在她后头,面上神色比往日要显得疏离一些。

邢昭上阶先向皇后娘娘行礼,“妹子荒唐,还望娘娘见谅。”

皇后眼眉皆弯,抬手,“将军言重了。”

大约隔半个小时。

言子邑便对于邢昭那句“事关皇后”隐约摸了点影。

虽然邢昭事先提点。

可脑汁绞尽,她也没往这一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