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8 / 25)

大宋道医 天雨欲晴 58429 字 4天前

们堵在这儿作甚?”庞籍挺着大肚子从后面走出来,探头一看,发现是包拯三人,“哟,包知谏,你们几个也来了。不过嘛,今日客满了,你们来晚咯。”

“明日的号还剩几个?”文彦博也眯着眼从容地走出来,不过他没顾得上包拯等人,而是先问了药侍号码牌的存量。

“还有五个。文相公,您可要拿一个?”药侍连忙把装了青玉牌的银盒子爆出来,毕恭毕敬地问道。

“自然。”文彦博点头。

药侍忙取出一块写着“伍”字的青玉牌,双手递了过去。

吴奎见状,眼神闪了闪了,忙道:“我也要一个号码牌。”

“老夫也好奇得很,可惜明日不得空,不知可否预约后日的号?”包拯问道。

“可以的,小人为您登记一下,还请您留一下您府上的地址,等明日闭馆,号码牌被回收后,本馆会派专人将‘壹’号青玉牌送至您府上。”

“子方啊,你明日没什么要紧事,你要不要也拿一个?”包拯看向唐介。

唐介的视线不着痕迹地扫过文彦博与吴奎,轻轻点了点头:“好。”

“慢走。”苏衡送走了今日最后一批客人,转身吩咐药侍们准备关店。

清风抱着挣扎不已的茯苓儿从角落里窜了出来:“小师兄!我方才粗粗算了算,这第一日开张就赚翻啦!今日一共赚了这个数!”

苏衡从清风怀里接过茯苓儿,淡淡应了声:“嗯。”

“小师兄,咱们现在只推出了药浴、泡脚和推拿三个项目。按照这个赚钱的速度,我觉得不用半年就能把隔壁那间铺子也租下来,开个专门的药膳馆子了!”清风兴奋地搓搓手。

“没那么快。”苏衡揉了揉茯苓儿的小脑袋。

“啊?为什么?”清风不解。

“缺人。”苏衡无奈道。

第114章 第114章拗相公与司马牛

“报——广源侬智高反,入寇邕州,邕州告急!”紧急军事情报被急脚递连夜送入宫城,如同晴空霹雳,炸响了整座皇城。

这个年,上至天子下至朝臣,恐怕是过不好了。

不过,远在鄞县的王安石还不知道这个消息。他在鄞县的任职年限已满,须回京述职,等候朝廷重新派官任命。但在奔赴京师之前,王安石带着带着吴氏与独子王雱还有两个年岁尚小的女儿先回了趟临川老家。

自从王安石之父王益病逝,家中便失去了重要的经济来源。王安石一人挑起了养家的重担,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好在王安石的长兄王安仁于去年考中进士,被授官后便可以领俸禄,替王安石分担了不少压力。只是临川家中还有幼弟与两个幼妹尚未婚配,王安石一心要替几位弟弟妹妹攒足聘礼与嫁妆。

另一件压在王安石心头的大事,是先父王益的灵柩仍然殡寄在江宁的一处寺庙——证圣寺中。当年王安石还在鄞县任知县时,曾上书朝廷请求请假回乡葬父,但迟迟未得到批准,兼之安葬的地点迟迟未定,安葬的费用也一直未攒够,葬父一事一拖便拖了数年,直到王安石任满。

这次,王安石打算在赴京述职得到新的任命后,先回临川,让先父入土为安,了却心头这桩大事,再赴任报到。

收拾好心情,王安石携妻带子踏上了前往京师开封的旅途。奔波数十日,王安石一行人终于抵达东京。进城后,照例住在内城南面的客店中。

保康门往东挨着南城墙的一带,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客店。南方来的官员、商人、军官士兵进了京师,大多都来此处的客店歇脚。这里虽不是内城中心,但是生活娱乐亦十分便利。往东是保康门瓦子,里头卖吃食的、表演杂耍的、说书的应有尽有。往西便是朱雀门大街,又叫天街或御路。沿着笔直开阔的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