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名声。毕竟咱们好多年没有走出大山,好多人都不知道还有这号酒存在。”
毕建忠说得诚恳也实在,辛老爷子叹了口气。
“但咱们最核心的是什么?”毕建忠显然已经有了些想法,“咱们最核心的是酒好。竹坑香这款酒随便放到谁的面前,谁也不敢说不好!而且我觉得,即便是和市面上一些高端酒相比,咱们不管是从口感、香味还是入口、落口、尾净等方面都不差。”
他这番话说得几人心中兴奋起来。白酒协会会长都说竹坑香好,那自然就是好。
这可是专家评价啊!
姜崖笑起来,看着辛老爷子说:“老爷子,咱们最宝贵的当然是您脑子里的酿造方法,还有你几十年的酿造经验。”
这些平日里不起眼,不显色,没人关注的东西,却是稍不注意就会流逝的瑰宝。
童逸民皱着眉头,“好酒是好酒,可怎么才能卖得好呢。”
不说别的,他们夫妻两个经营一家乡上的饭店,还要投入不小一笔钱,夫妻两人日夜操劳,才能勉强糊口,挣一些辛苦钱。辛老爷子家的老酒厂,当然不可能像赊店老酒一样,盖那么大的生产车间,招聘那么多的人,铺天盖地去打广告,全中国去开拓市场……反正他这个脑袋是想不到有什么好方法能把老爷子这个老酒厂盘活。
毕建忠起身找了本漂亮的画册放到众人面前。封面赫然写着“张裕葡萄酒博物馆”几个大字。
姜崖知道张裕葡萄酒,这是中国当属第一的国产葡萄酒品牌,在民国时期就享誉全国。作为北纬37度全球最适宜种植葡萄的区域,我国在烟台也开辟了这样一块葡萄酒沃土,创建了这样一个优质红酒品牌。
其他人都不是很清楚这个张裕葡萄酒是什么,更妄论这个东西和博物馆加上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毕建忠打开画册第一页,上面的烫金文字讲述了张裕葡萄酒的百年发展历史,他简单讲述后,道:“前年我去了一趟烟台,拜访了张裕葡萄酒厂,这是他们在92年建成的博物馆……”
一座酒厂建博物馆?这可真是前所未闻。
毕建忠说自己当时也颇为震惊,仔细参观后,发现这样的设计还是基于张裕葡萄酒百年历史,浓郁的文化底蕴让它有这个资格建造博物馆。
众人凑在一起仔细看这本画册。
首先这个博物馆占地近四五千平米,包括地上和地下两个区域。地上部分主要展示张裕葡萄酒百年来的发展过程,通过地契、历史图片、不同年代的广告、报纸,当然还有各种获奖证书奖杯等,算下来有千件文物,从各个角度把张裕葡萄酒介绍给参观者。其中比较珍贵的文物有孙中山和张学良的题词,康有为的诗作等等。
其次,最能引起参观者兴趣的当然是可以亲身走进位于地下五米深的百年老窖。巨大的圆形葡萄酒酒桶近在咫尺,鼻息间全是甜酸的葡萄酒香味,眼睛看到的百年前那些用大青砖砌成的石壁,这种体验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知到它的震撼。
另外,这个博物馆非常重视与参观者的互动。在介绍完张裕葡萄酒的历史后,博物馆还非常详实地科普了葡萄酒的分类和酿造过程,告诉参观者白兰地和雷司令之间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在北纬37度能种出这样优质的葡萄,同时博物馆还准备了各种主流葡萄酒的小瓶装,让参观者能在吸收知识的同时用真实的葡萄酒来印证新学的知识。
这是毕建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地方,他情不自禁拍了下桌子,“我这个不爱喝葡萄酒的人,竟然在这个博物馆里感受到了葡萄酒的魅力,当场买了好多瓶。”
所以这个博物馆其实和竹坑乡举办的山歌赛一样: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是支撑力量,而后目的还要参观者和参与者以各种方式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