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8 / 53)

孙子孙女的塑料喇叭,全是可以制造声响的。

这时又一辆拖拉机也突突突地开了进来,梁有仙老当益壮,稳稳坐在驾驶座上,车斗里坐着也是姜崖的老熟人。

梁家洼山歌歌舞团团长程宿领着团里几个业务骨干热情地朝姜崖挥手。

两村人马同时出现在竹坑乡政府的大院内。

“有仙叔,你这老胳膊老腿,可别把这拖拉机开阴沟里了。”安庆生笑嘻嘻地喊道。话中有话,言外之意让梁有仙顿时哼了两声,“你看你们村这些人,拿的都是什么东西?锅碗瓢勺?你们这是要去要饭呢,还是准备打家劫舍啊?”

安庆生现在赚了钱,有了骨气,当然用不着跟梁有仙这个老头子置气,“是啊。我们就是要把自己家的锅碗瓢勺洗得干干净净,不仅要挣全乡的钱,还要挣全县人的钱,全省人的钱!”

姜崖瞧着安庆生这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忍不住笑起来。站在一旁的王学海也忍不住笑起来。安庆生这老头现在说得意气风发,那是没见到他半夜在姜崖的宿舍唉声叹气生怕第二天破产变穷光蛋的怂样子。

“你咋不说要赚全国人民的钱?”梁有仙不服气地怼回去。

“那也不是不可能!”安庆生得意地使劲敲了敲手中的脸盆,“反正今年过年我们村能在丹江边放最大的烟花。”

竹坑乡有个传统,每年过年各村都会在丹江边放鞭炮放烟花。以前大家手头紧,只能各家各户凑点钱在江边放几串几百响的鞭炮,也就这几年大家手中稍微宽余一下,尤其像安思源这样的富户,在外头打工开厂挣了钱的,会在初六晚上放烟花。要说这传统从哪里来,《西河县志》上记载丹江以前经常闹水灾,为了祈求平安,竹坑乡人就在江边设祭坛,放鞭炮,祈求河神不要发怒,保佑平安,后来就演化为一种过年时候的祈福仪式,再后来,各村之间在这件事上就有点比拼的意味,毕竟谁家的鞭炮声最响,谁家的烟花最灿烂,直接反应了有钱还是没钱。

梁有仙被安庆生泛着嘚瑟光芒的脸气得胡子乱瞪,回首看了一眼程宿。

程宿立马得了指令,“来,走起!”

几个穿着戏服的男男女女敲起锣,打起鼓,乡政府大院顿时变成大舞台,院外的好些人被声音吸引围了过来。安庆生也喊着大家敲盆的敲盆,吹塑料喇叭的吹塑料喇叭,一时间吵得人脑壳子嗡嗡的。

就在这时,程宿拿起一支唢呐,脸蛋那么一鼓,激昂的音调一下子窜入云间,连乡政府屋顶瓦片上的灰都被震了下来,方才还嘈嘈杂杂的声音立马被压制住,明明还在响,却彻底成了被踩在脚下的蚂蚁。

这次轮到安庆生被气得乱哼哼。

姜崖抿了下唇,转头问王学海,“只是让你借辆拖拉机而已。”

王学海一脸委屈,“咱这效果不是杠杠的吗?”谁让大家伙都太热情,金竹村的人一听他说没人报名参加山歌赛,需要一辆拖拉机沿村喊话,宋香巧又是借车又是借人,还生怕效果不好,直接跳上车斗要帮忙。然后在下山的半道上和梁有仙迎面撞见,梁有仙之前已经错过太多次机会,他现在秉持的原则是啥事都要参与,一点不能落后,所以老头子见状麻溜回村,亲自开上拖拉机,还喊上程宿等人狂奔而来。

既然大家热情高涨,那赶紧趁着这股气开干吧。

姜崖又连连写了几个大字,分别贴到两辆拖拉机上。

大标语简单粗暴,直抵人心:参加山歌赛,五千等你拿。

两辆车慢行开入丹江边的明清一条街,恰好今天集市,人多车多,唢呐声起,锣鼓声响,一下子人吸引过来。

“这是干啥啊?”

“哎呦这不是金竹村和梁家洼村的村书记吗?”

“唱山歌?庆国庆?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