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西河县竹坑乡第一届山歌比赛定于1996年10月1日正式开始,主打标题是“唱支山歌给党听”,欢度国庆,传承文化,届时整个竹坑乡将是歌的海洋,曲的世界。国庆当天为开幕仪式加初赛, 20号举行半决赛, 30号举行决赛。
当然普通人看到的是长达一月的热闹,而明眼人都知道这将是一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盛会。金竹村、梁家洼村等走在前列的村子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然而姜崖让人把山歌赛启动告示贴在明清一条街上的平浪宫时,并未引起重视。大家行色匆匆,要么着急下地干活,要么往丹江开船打渔,只有几个闲人坐在平浪宫的台阶上。其中一个识字的人抬头念着, “比赛第一名获得5000元现金奖励,第二名3000元,第三名1000元。”
“啥?你没多念个零吧。”
“五千块??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骗人的吧。咱们把它撕了,省得谁上当受骗。”
说话那人起身就去扯,好在旁边人拦住他, “别别别,我刚才来得早, 看到是乡政府的工作人员贴在这里的。他们总不会骗人吧。”
有人眉飞色舞地说道,解放t前但凡你走在竹坑乡的田间地头,山岗溪涧,哪怕是犄角旮旯的地方,都能听到有人唱山歌。高兴了也唱,不高兴了也唱,好哥哥好妹妹的一通唱,那时候日子苦,只能唱歌发泄感情。现在大家都忙着赚钱,也有电影电视剧卡拉OK ,港台流行歌曲大街小巷播放,哪还有山歌的一席之地。现在会唱的,能唱的,半截身体都快入土了。
再说,搞这种比赛能赚几个钱,不是劳民伤财是什么?
现在小孩子连学都不想上,十五岁就跑到外面打工挣钱,生怕少赚一天,说是传承文化,可嘴巴都没填饱,搞这些简直就是舍本逐末。
他的一番议论得到大家的共识,哪怕有人好奇前来看山歌比赛启动告示,也被这几个人调笑一番。
姜崖站在不远处,沉默了一会,转身走了。
*
王学海大清早抬了一张大桌子放在乡政府大院里,登记册、钢笔、墨水等一应摆好,而后施施然端坐在桌子后做好万全准备,只等络绎不绝的报名者涌进来,好让他忙个天昏地暗。
然而太阳在头顶挪了又挪,一个人影都没见着。
他伸长脖子不停地看望院外,等了半天终于看到有人走进来,定神一看是姜崖。
他垂头丧气拍了拍白白净净的登记册,“没人!”
姜崖嗯了一声,让他去金竹村借辆拖拉机来。王学海眼珠子一转,哈哈笑起来,“行。山不就我我就山。”
姜崖随即找来大红纸,趴在地上写起毛笔字来。徐洪福走过来瞧见这一幕笑道:“咋?没人报名啊?”
姜崖连忙站起来,“是。我正在想招。”
徐洪福:“就是咱们县里也没举行过这样的活动,竹坑乡这次又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事情难做,难推动也属正常。慢慢来嘛。”
姜崖心头一暖,指着地上的大字,“领导,你帮我看看我写得咋样?”
“行啊。你小子练过书法啊。”难得姜崖自夸,徐洪福摇头晃脑地说:“遒劲有力,大气轩昂,不错!”
姜崖笑起来,“那就好。”
待姜崖写好,外头轰轰隆隆的拖拉机声传了过来,王学海开着一辆大红色拖拉机雄赳赳气昂昂地冲进乡政府大院,后面车斗里坐着全是姜崖的老熟人。
宋香巧挥手喊道:“姜崖,我们来帮忙了!”
安庆生、廖婶、竹秀蔓等人举起手,姜崖一看顿时笑出声来。他们手中拿着脸盆、水桶、烧火棍、铁夹,甚至有人还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