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门青铜炮,更装载了大量的广南生丝和日本白银,以及即将要献给罗马教廷的贡品:一颗50克拉的果阿钻石。
是西班牙最当之无愧的海上明珠,它的每一次远航,几乎都占据了西班牙远东贸易量的40%。
克拉克帆船无疑是当前欧巴罗人所建造的最大木船,载重提升极为明显,但是相应的,在航行速度上就不可避免的有所削弱了。
在它离开郑氏港口的那一刻,它的航行路线就已经全部移交到了在归仁港的荷兰帆船上。
就在圣卡特琳娜号路过归仁港外的外海时,归仁港守株待兔的荷兰立刻出动六艘三桅快船远远的缀在了圣卡特琳娜号的后面。
在荷兰本土,西班牙在16世纪曾以令人发指的行径镇压了荷兰的独立运动,双方爆发了剧烈的抗议以及战争。即使本土已经签订了停战协议,但是在远离本土的公海上,荷兰与西班牙之间的斗争依旧延续到了帝国之外,堪称一句你死我活。
新生的荷兰对于打破西班牙的航海垄断早已蠢蠢欲动。
在公海上演的敌对行为,也是彼此重新划定全球秩序的衍生,巨大的航海贸易所产生的利益足以引爆一切的纷争。
况且,这也是新教对于天主教的又一次打击和报复!不管从哪一个角度上来
说,这次的行动对于荷兰人来说无疑都是绝对正确的。
就在一个平静无风的傍晚,圣卡特琳娜号刚刚到达离港后的第一个补给点。五艘木船都在缓缓入湾。
有心算无心的荷兰人乘着六艘三桅快船包围了疏于防备的圣卡特琳娜号,西班牙人甚至还来不及将船调度成有利于防御的位置,就被六艘三桅快船堵在里面。
西班牙的舰炮射程(400码)远超荷兰(300码),但是这个转身的别扭角度却让圣卡特琳娜号的32门青铜炮毫无用武之地,就连四艘护卫舰也被圣卡特琳娜号庞大的船身遮挡,只能茫然无措的听着身后传来的巨响。
在看到那六艘荷兰人的快船的那一刻,荷兰人船上的48门大炮早已瞄准了圣卡特琳娜号。
火炮声如同雷霆,倾泻而出,照亮了船上西班牙水手绝望的脸。
而另有两艘快船以西班牙人几乎无法开炮反击的角度,朝圣卡特琳娜号的船首、船尾冲去,没有丝毫商量妥协的意思,大有同归于尽之势!
火炮毫无保留的倾泻在圣卡特琳娜号的船身,黑烟弥漫,轰出来数个大洞,其中一个刚好就在船身吃水线附近,大量的海水涌入船舱,船上的人发出尖锐的喊叫,但是在火炮声中显得微不足道。
身后的护卫舰眼睁睁的看圣卡特琳娜号被攻击,只能在圣卡特琳娜号转向不稳的时候,递上一条替补缆绳,试图重新稳住圣卡特琳娜号。
圣卡特琳娜号拼命转向,而船上的青铜炮跟着发出垂死挣扎的炮鸣与荷兰人炮火互轰。
终于32门大炮中,有一枚炮弹击中了荷兰人其中的一艘船,然后就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之中,那枚炮弹直接命中了那艘船的火药库,惊天动地的殉爆声响彻海面,那艘船以比圣卡特琳娜号更快的速度,顷刻间沉入海底。
然而这成为了此次交战中,圣卡特琳娜号最后的回响。
在还没有密闭隔水舱技术的西班牙,圣卡特琳娜号在发出最后不甘的怒吼后也跟着沉入海底水道,并迅速搁浅解体,大批货物跟着葬身海底。
当荷兰人的郁金香旗帜插上圣卡特琳娜号护卫舰的残骸时,却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圣卡特琳娜号上的货物跟随海水一同淹没。
南洋的海域之上,这样的冲突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而在海平面的另一处,拿着千里镜的郑一官默默的看着这场早已注定结局的对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