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民,也有西洋商贾,还有红旗帮这个本地**虽然弃暗投明,但是去了海外也没人敢保证他们做的生意有多么正当。
尤其是之前宋时推送全国的考成法和吏改法,在两广的推动速度也非常缓慢,倒是大琉球的各种商业活动在两广地区进展飞速,于是宋时特地写信去试探了一番。
毕竟想要联合高平莫氏,那么两广总督就是一个迈不过去的坎,不管是作为后援和支持,还是扶持高平,在交趾测试金融手段,一旦两广总督心有不怠,就算有红旗帮在海上辅助,宋时派过去的三千精兵也容易困死在高平。
但是没想到,两广总督居然还真是个忠心的,在得到了宋时的信后,立刻派遣了大量的货船运输物资北上,光是大米就有二十船,还有大量的本地以及西洋的工匠和大量的精铁打造的武器盔甲以及火炮,虽然不及大琉球的流水作业做出来的规整,但是也算难得一见的精品了。
对方甚至还写信愿意派兵北上攻击左家军,与镇远军一同作战,为收复山河而尽一份力。
宋时接到信后也是叹息一声,对方的真挚倒是让她试探的小心思显得有些扭捏了,上一个时间线,想必这位两广总督的一腔热血也是被辜负了。
因此,宋时也投桃报李,送了不少万物工坊的钢铁合金配比,以及将大琉球的水泥工厂和玻璃工坊落地迁移过去一小部分。
顺便让胡泉好不容易分出来去和交趾作战的三千精兵,去两广总督那边刷刷脸,再往红旗帮手下多挖点懂安南情况的翻译和本地通。
结果没想到,两广的粤兵会废成那样!
第138章 高平想到初次和粤兵操练,李……
想到初次和粤兵操练,李至也有些汗流浃背了。
经历了胡泉手下魔鬼训练般的海军操练,也见识过镇远军的令行禁止千里奔袭的风采,即使是新兵营的士兵起码也能做到队伍整齐。
结果到了两广,那边的粤兵能打的百不存一。
一个照面甚至还没动用火器,他们就全趴下了。
一开始沈维忻还以为是对方耍他呢,后面看两广总督羞愧难当的脸,他才后知后觉,人家真没耍他,但是他们好像不小心耍了两广总督……
然后原本的交流募兵,就变成了操练粤兵。
沈维忻和李至还赶着去交趾,他们的两个参谋就这么水灵灵的被薅了下来,成为粤军的训练官,失去了前往交趾,开疆扩土的机会。
与之交换的是,两广总督虽然不太赞同在此国家动荡之际,宋时还要分兵去安南作战,但是也还愿意倾力相助,上下打点。
不仅给了令牌,还把粤兵中表现较好的一千人送给了沈维忻。
然后在船上,沈维忻和李至就一直忙着训练新兵,从广州一路训到廉州府。
一边的门被推开,打着折扇的王恒宇从船舱里面走出来,和交谈的两人打了个招呼。
然后手中的折扇就被沈维忻抢了过去扇风。
“王大公子,还是你准备的充足啊!”他一边扇风一边感慨。
“这还只是海边,到了那高平群山密林之处,可是湿热难当,不仅有瘴气还有毒虫,沈将军做好准备了吗?”被抢了折扇也不恼,王恒宇只是自顾自的从腰间又拿出了一把折扇递给旁边的李至,然后调笑着问沈维忻。
李至顺手接过,对王恒宇行了个礼。
自从一同接了去交趾的任务后,他们三个就是被绑在一条船上了。
沈维忻并不在意:“上面想的可比你周到,等会儿下了船,每个人都要开始提前吃避障丹,一直吃到高平,适应了那边的环境才会停,我们带的药材也不算少,实在适应不了,那只能算自己倒霉!倒是王公子你这个马帮商贩的身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