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2 / 27)

毕竟一个随便找棵树都能活下去的地方,也很难养成什么居安思危勤劳耕耘的精神,对于土地的耕种大部分情况都是放养的状态,如果被任何一个在大魏种地的农民看到他们的耕种方式都要大喊一声暴遣天物!

现在的苏门答腊和爪哇以及吕宋很多地方还在用着原始的刀耕火种,烧一块森林,种两三季粮食,就换一个地盘……

而现在的大魏经历了各种的天灾和战乱,田地荒废,无法耕种,粮食的产出越发艰难。

人活着就要吃东西,沿海地区也只能大量的从南洋购买,加上永明城的订单,现在整个大魏已经越来越依赖南洋的粮食了。

一旦南洋到泉州这条海运出现问题,那么影响的就是大魏的命运,或者说整个中原百姓的命运。

她不仅要买粮食,还要买种子,要把大琉球和交趾那些粗放粗种的土地全部变成粮仓。

只要在大琉球站稳脚跟,不出一年,永明城就能摆脱对于南洋粮食的依赖,毕竟除了已经流传过来的占城稻,坡地还可以粗放的种植一些土豆红薯和玉米,这些的产量也不低。再加大沿海山地的红薯土豆玉米的普及,就能让更多的人在这场持续近百年的小冰河时期存活下来。

现在的大琉球远远没有达到宋时的期望,但是时间会改变一切,土地从来不会辜负耕种它的人-

永明城的节奏快的出乎郑一官的意料,只能说不愧是武将,做起事来就是那么雷厉风行,不过是三个时辰,留在淡水港的暗线就传出来了鸡笼港已经落入了陈渔之手的消息,据说当时火炮响了整整一个时辰,接连不断,甚至隔着一座山的淡水港都隐约可闻。

原本还想看永明城和西班牙人拼个你死我活,或者两败俱伤,好让自己有可趁之机的郑一官有些失望,不过他随即就提高了对永明城火炮威力的警惕。

在海上和荷兰人以及西班牙人打过无数交道的他自然清楚,那些西方人的火力有多厉害,而现在那些火器面对永明城的火器却机会没有招架的机会。

既然硬的不太好来,那就来软的吧,毕竟赚钱才是第一要务,而宋时开的价格由不得他不心动,毕竟闽地到北港的距离,别说小船,水性好一点的人甚至还能游过去。而从平潭到淡水港这点距离,一个昼夜,郑氏现在闲置的商船就能运过去近千人,而且这还是笔长期买卖,有官府配合,路程短安全,还是现结。

他迅速转移了心态,开始让郑氏的船队干活,把之前运到北港还没安排耕地的流民统统都转移到淡水港去,然后加大了闽地的船队招募流民的力度,当然也没忘记多给永明城掺些沙子-

刚刚攻下隆基港的宋时没有任何闲下来的打算,而是迅速开始清点人口,丈量土地,一批又一批的水泥被运了过来,直接就地开始进行淡水港和鸡笼港的改建工程。

打的时候很爽快,修起来的时候宋时就忍不住心疼了,毕竟两个时辰之前这是敌人的属地,而现在却是永明城的资产。

虽然她不太讲究外在的造型,但是原本红毛城(圣萨尔瓦多城)是典型的欧洲城堡,外石内砖,红的十分好看,还是用糖水、糯米、蚵壳灰、以及海砂捣和作为粘合剂建成的,厚达近两米,只是现在被宋时

一炮一炮的轰的不成样子。

但是让宋时再用什么糖水、糯米来修回来,简直是做梦,她宁愿用白砂糖做炸药也不会浪费在这上面,只能用灰色的水泥鼓捣一下。

原本迎风独立的红色城堡,现在身上打满了灰扑扑的布丁,每一个都是宋时火炮威力的见证。

而城堡还有一个地下室,基本上是当仓库,储存了不少的弹药、粮食和杂物,宋时让人把里面清理了一下,就把那群西班牙殖民者男女分开关了起来,那群给西班牙人干活的通事也一起在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