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1 / 27)

第81章 规划西班牙人全城投降了,原本紧锁的……

西班牙人全城投降了,原本紧锁的城门被打开,露出一地狼藉的城堡内部。

宋时看着那些黑发和金发居多的西班牙人,暂时没有和他们交流的心情,全部关了起来,让人慢慢的将鸡笼港里面所有的人进行造册区分。

等陈渔带着人从鸡笼山上下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接近正午,宋时没有进去城堡里面,而是在外面搭了帐篷,经过这几个月的折腾,她终于在大琉球上站稳了一个据点。

不是如同上辈子办了签证后走马观花的旅游项目,而是实实在在的控制住了这片还是蛮荒的地区的一角,虽然中部被郑氏商行占据,南部的热兰遮还有不少的荷兰人,但是没关系,宋时早晚会一步步的收回来的。

大琉球的耕地面积如果是工业化的未来,足足高达一千五百万亩,占据了大琉球土地的四分之一,优越的雨热同期的土地更是适合水稻的生长,如果换成交趾的占城稻,一年两到三熟也不是问题。

哪怕是现在一年一熟的水稻,养活浙江和福建的流民却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除了流民,宋时已经让一部分的船队去烈港和江浙福建的沿海地区征集水兵和移居大琉球,首先看中的自然就是沿海的渔民以及不许上岸的蛋家人。

随着地盘越来越大,宋时需要的人口也越来越多,毕竟大琉球的那些原始森林以及未开垦的荒地都需要大量的人手,以及畜力,她联系了福建和江浙的官员,除了希望对方帮忙输送流民以外,最重要的是用官方的力量帮她收集足够的牛。

面对大琉球这种极其适合植物生长的热带天堂,这样的垦荒活计,如果没有牛力帮忙,怕不是她的流民刚到就得累死在地里了。

她在琉球国的时候就已经让小青飞回去帮忙带信,嘱咐永明城多弄一些耕具,毕竟好的铁矿难寻,而现在大琉球的矿产在人力不够的时候还不能轻动,毕竟郑氏就在附近,等彻底安置好了淡水港和鸡笼港这两个地方,宋时才会考虑去开发在右边山脉包裹下的宜兰铁矿。

而抢先攻下鸡笼港,还有一小部分原因是,她之前来旅游的时候,有去过金瓜石的博物馆,就在距离基隆不到三十里的地方静静的躺着一座金矿。

代清在当地修建铁路的时候,曾经在鸡笼河的泥沙中发现了金砂,但是久寻无果,最后日据时代鬼子顺着河流在山上找到了金瓜石。

永远在便宜日本人的代清,宋时无力吐槽,但宋时自然不会将这些留给日本人。石见银矿虽然产量还算不错,但是正因为不错,她更要囤一些黄金以控制通货膨胀。

永明城现在的财政支出已经快要进化成一个无底洞了,打点要花钱,哪怕是给熊廷州送业绩,有他的力挺,福建和浙江上下官吏的打点却一个也不能少,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岭南那边要拜托汪一嫂办事,也要给人家好处。安置流民要花钱,运输刘明要花钱,耕牛要花钱,南洋的种子和粮食也要花钱,方方面面都要花钱!

这些都还是无法减少的开支,甚至还要加大力度,毕竟小冰河时期,每隔一年天气就会越发恶劣。

她抢的是时间,只能让大量的白银涌入沿海地区。虽然现在还没有影响,但是可以预见的,很快就会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宋时只能拖延这样情况的到来,却无法阻止,毕竟她也不是大魏正统,而大魏正统根本没有铸币权,以他们那个稀烂的经济状况,来了也白来。

宋时每年购买的粮食数量已经让南洋的粮食价格上涨了三成,眼看着要坐地起价涨到五成了,但是她却无法停手。

南洋岛国的人虽然坐拥热带肥沃丰饶的土地,但是由于热带无寒冬的特性,根本不爱劳动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