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60(10 / 47)

黎循传。

丙戌日,毛澄率诸进士上表谢恩。

丁亥日,毛澄率诸进士,诣先师孔子庙,行释菜礼。

直到甲午日,陛下又授第一甲进士毛澄为翰林院修撰,榜眼徐穆、探花罗钦顺为编修,第二甲顾清等九十人、第三甲陈璘等二百人,分拨各衙门办事。

谁也没想到,今年翰林院只要三个人,其余人全都分拨部门观事了,外面自然又是一片热闹,有人不高兴,也有人觉得不错。

顾清和黎循传去了吏部,徐经去了户部,王献臣去了礼部,沈焘去了工部。

但他人是如何热闹的,江芸芸已经顾不上了,因为刚刚李家来信,李东阳说准备三日后带他去国子监报道了

她,江芸芸,要去国子监读书了!

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明一共有两处国子监, 一处位于应天府鸡笼山下,最多时有学生九千余人,后因为太祖迁都北京后改称南京国子监,如今以“南监”称呼。

老师的儿子, 楠枝的爹, 黎民安, 就在老师致仕后得到一个名额, 荫庇进了南监读书,希望能得到历事的机会, 听说一开始想要去北京, 但来回拉扯之后最后去了南京。

除此之外,南监还有不少外国人,比如邻邦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会以‘向慕文教’为由, 请求能派学生到国子监学习, 这种人数每年都有稳定的人数。

在都城变化后, 北京也成立了国子监, 与南京相对, 被称为‘北监’, 如今坐落在崇教坊,隔壁就是文庙, 从安定门可以直接进去,也可以从东直门进去,但距离江芸芸现在寄住的徐家就非常远了。

徐家当年买这个房子是为了考试方便, 所以买在贡院所在的明时坊,靠近东便门, 而国子监在最北面的安定门, 就是顺着大路坐马车也要半个多时辰, 若是骑马会快一些。

江芸芸有些苦恼。

没有马车也没有马,不会驾车不会骑马。

只有两条不争气的小短腿。

“若是不方便,我在崇教坊附近给你租个房子。”马车内,李东阳如是说道。

“等我回家仔细想想。”江芸芸小脸板着,一脸严肃。

“而且徐家大概是要换地方住的,衡父去了户部,四月初一就去报道,一般来说住在大小时雍坊,上下值是最方便,南薰坊也不错,但院子并不便宜,但想来徐家并不缺钱。”李东阳解释着。

江芸芸现在也算对整个京城的坊间布局很清楚了,所以一下子就明白李东阳说的话。

她已经不合适蹭住徐家了。

“京城物价好贵啊。”她嘟囔着,“我没有钱。”

她花钱颇为大手大脚,之前带来的银子已经花得不少。

李东阳笑了笑:“天子脚下,自然没有便宜的,你可以仔细考虑一下,若是一个人住不放心,我让徵伯来陪你一起住。”

江芸芸连连摆手:“还是不耽误他读书嘛,我到时问问楠枝和幺儿。”

“现在谁不知道跟你这江小解元读书的个个都能成为进士,我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早点把我那不争气的儿子送过来。”李东阳打趣道。

江芸芸听得脸色微红,小手都摆出花来了。

徐家一个小院住了七个进士,这在京城可是难得的新闻,一时间明时坊的房价暴涨,尤其是豆腐巷和包铁胡同的房子,身价骤然翻倍。

“你那个模拟考为什么这么厉害?”李东阳好奇问道,“还是跟外面说的一样,是因为你厉害。”

江芸芸惊恐摆手:“不不,是模拟考这个办法厉害,用考试来应对考试,就像玩泥人一样,我现在是照着会试来捏,自然事半功倍。”

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