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60(9 / 33)

臣子谋 七榛 79258 字 4天前

,也是为了暂避锋芒。

朝钟三响,宁惠帝一脸严肃地入朝落座,他稳稳地坐在上首,目光扫过朝下分列两旁的朝臣们,挥了挥手,示意朝会开始。

自江南道的事安稳下来之后,这宁朝便也就安稳了不少,若非是太子的病情反反复复的,宁惠帝的烦心事便也没有那么多。

朝上的议会便如往常一般开始。大多是鸡皮蒜毛的事,宁惠帝听着一阵,便就略微走神,他的目光随意地扫过,便就落在了下首第一位站着的谢相爷身上,却又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眉宇之间略微皱起,眼中闪过一丝的不虞。

朝中的重臣们似乎也注意到了宁惠帝的眼神,他们心头一跳,却又很快低下头,不言不语。何惠看了一眼队伍中空出来的一个位置,心头微微一叹,一股悲哀的情绪涌了出来,不过是短短数月,他那师弟便已是魂归故里了。他自然知道楚家如今是在收敛锋芒,低调行事,这举动,他也是认同的。

故而,先前楚府的吊唁,他也不过是去过一趟,而后便就再未前往,尤其是楚延琛归来后,他更是未曾与之接触,而这一切,是避嫌,也是保护。

只是,想到楚家如今的情况,何惠心头还是略微担心,倒也不是担心楚家会就此没落,而是担忧楚延琛会有什么偏激的行动。楚大老爷的死,对于其他人来说,不过是意外病故,然而内里的原因,他还是知道一些的。

何惠的思绪略微飘散,忽而间,一道身影出现在朝堂之中,将他飘散的思绪扯了回来。

“陛下,臣有本奏。”

这一道郎朗的男子声音在大殿内突兀地响起,将朝上心思各异的人的注意力都拉扯过来,众人的目光落在殿中,那一道略微苍老的身影上。

是工部尚书王鹤年。

宁惠帝见着出列的王鹤年,他的心头一跳,总觉得有什么事跳出了预计,他微微眯起了眼,眼中透出一抹危险的意味,随后沉声道:“王卿,有何奏请?”

“回禀陛下,臣近来得到一折密报”王鹤年的眼中露出一抹微不可闻的窃喜,他深吸一口气,视线掠过位于首要位置的谢相爷,讥讽一笑,道,“此事牵扯高位,臣心有思虑,但思及此事,事关国本,不得不报”

“王卿,有话直言。”宁惠帝面上闪过一抹不虞,打断了还在絮絮叨叨的王鹤年,直白地道。

似乎听出了王鹤年这话语里带着某些说不得隐秘,朝中的大臣们这时候都沉默地互相对了个眼神,安安静静地等着王鹤年口中的‘密报’。

注意到宁惠帝眼中的不悦,王鹤年不敢多作拖延,他咬了咬牙,心头不知怎么的,又浮起一抹不安,但是到了这时候,已然是进退两难了,他又看了一眼木着脸若无其事站着的谢相爷,对着宁惠帝躬身一礼,抬头道:“回陛下,臣要密报,谢相爷,与南蛮勾结,通敌叛国”

短短一句话,转瞬间就让安静的朝堂轰然窃语,此时此刻威严肃静的朝堂之上,仿佛是成了街头上那热闹的菜市场,窃窃私语的嗡鸣声在大殿内响起。

毕竟,王家本就是谢家的盟友,或者应该说是附属于谢家,说的更难听一点,那便是王家是谢家的一条狗,而如今,这最为忠实的看门狗反咬了一口主人家,怎么会不令人惊诧!

宁惠帝的面色微微一变,他定定地看着王鹤年,压着嗓子问道:“王鹤年,此话,可有证据?”

“回陛下,臣,有人证,亦有物证。”王鹤年低着头,朝前一步,对着宁惠帝大声回道。到了此时此刻,话已出口,自然便是再无退路了。若是此次无法将谢家扳倒,那么便是王家灰飞烟灭。

听到王鹤年这一番坚定的话语,朝中极为大臣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站在首位的谢相爷身上,却见谢相爷面上依旧是一片平静,似乎并不在意王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