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20 / 42)

寒门首辅 紫流金 111707 字 7天前

了他一段,随后才将目光落在了身边一缸清水莲花之上。

水缸里,还有游鱼两三条,黑红相交,嬉戏莲间。

波纹荡漾之间,映出赵淮徽冷淡俊美的面容。

赵淮徽敛下眉眼,似乎是望向游鱼,又似乎在透过游鱼望向某个人。

只要平江笑笑生当真参加了科举,那么将来总有他们见面的一日。

届时二人同朝为官,未必不能成为好友。

第25章 乡试出榜 名次将出

旭日东升的清晨,淡金色的晨光透过密匝匝的枝条,投落满墙晃动的树影,斑驳交错,疏影横斜。

招松客栈内,零零散散坐了些用早点的文人。

“陈公子,这是左公子特意送来的。”

小二恭恭敬敬地为陈穗和这一桌拿上来了一个紫竹编篮子,打开一看,里面竟然躺着一方紫光暗滑的墨条。

“这是送的第几回了?”周稚宁呷了一口牛乳茶道。

“第七回了。”陈穗和说,面色有些为难。

自他与左世堂相遇之后,左世堂就三天两头地往他这边送东西。联系他们二人父亲的官职,陈穗和不难猜到左世堂的意图。

但是……

陈穗和皱起眉头:“罢了,待我清点一下,再将这他的礼品退回给吧。”

周稚宁便瞧了那墨条几眼。

叩之清朗,神采奕奕,应当是紫玉光墨,这左世堂还当真是出手阔绰。

但是左长峰不过六品官,哪儿来的银子供儿子如此挥霍?

周稚宁敛下神色。

简单用完早膳以后,陈穗和就上楼清点礼品,周稚宁则起身去了城内的平安书斋。

北直隶府的书斋种类也很多,斋内流连的文人更是不少。

不过周稚宁去的早,但没有遇到人满为患的情况。于是她照例挑了一本赵徽的文集,然后找了一个清冷的角落坐了,细细翻阅起来。

关于赵徽的情况,周稚宁近来知晓的不多,就好似这个人前半生烈火烹油,轰轰烈烈,闹的整个大明都知道了这么一号人物。但后半生忽然冰雪寂寞一般,极度收敛,消息断绝。

周稚宁唯一知道的,就是赵徽殿试之时,以弱冠之年一举中第,得圣上亲封为状元,震惊朝野,轰动大明。他所作的一篇《民生论》更是广为传读,各家书坊争相刊印,几乎达到了洛阳纸贵的地步。

古时消息传播的不太快,等到周稚宁得知这个消息时,殿试已经过去了三月有余,而她直到今日才有时间回过头观摩这篇“状元之文”。

但是当周稚宁将文集里的《民生论》读过一遍之后,她不由愣了一愣。

她曾将赵徽的文章全都钻研了一遍,可以说她对于赵徽的文风十分了解。

若说以往的赵徽是金碧辉煌、珠光宝气,极度浪漫,那么在这篇《民生论》里面,她居然看见了赵徽的改变。

各种理论阐述都不再是悬浮的了,有种他飞了许久,终于落到了实地的感觉。

周稚宁不解地蹙了蹙眉心。

一个人的文风是具有稳定性的,除却那些追寻文风诡谲的文人以外,一般一个人的文风短时间之内不会发生变化。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赵徽的改变?

周稚宁带着这个疑惑又将文章看了两遍,但终究找不出一个答案。

不过这种探索问题的感觉,让她久违的感受到自己好似是在做一个研究。课题就是赵徽,题目就是《论赵徽文风的几重变化》。

想着,周稚宁忍不住一笑。

若她能与赵徽成为好友的话……也许这些问题有的是时间供她想出答案。

“你确定陈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