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2 / 3)

气。”

这道理她不会直接跟何支书交代,不过话里的意思差不离,是情愿让肖缘外出呢,还是就在家里近点地方待着。何支书原先反对情绪并不强烈,娘家人都支持了,他再阻拦,显得没有道理,索性随她去。

既然这么着,肖缘没有了顾虑,风风火火收拾了东西赶往县城。她前段时间就打听好了,南城小海区招商市场在今年落成,如今正积极向外招租,这对所有有抱负的年轻人来说,都是一个大好机会。

五月的北方,太阳炽热烤着大地,人快烤焦了一样奄达达的,肖缘一路坐车过来,半点不觉得累。铁牛已经在车站等着她了,早两天已经找到的出租屋面积并不大,一张单人床,旁边一个断了一根腿的四方桌,掉了红漆旧卡卡的衣柜。

铁牛抓着后脑勺,怪不好意思的,“我说这里太破了,如今这个天气热的要命,不如往郊区去一点,图个舒服。”

肖缘感激道:“多谢你。这里离市场近,我本来不是享受来的,住那么好干什么?一个人,小地方尽够了。”

铁牛帮她整理了屋子,出去吃了饭,附近转了一圈熟悉环境。肖缘回到家,想了想,拿出家里带来的水壶和盆,打了一大盆水,手脚麻利,床、柜子,地面,又摸又擦,累了一身热汗,再将尼龙帐子挂起来,检查了一遍门栓,心中稍稍安定下来。

没有功夫闲着,她也闲不住,一天没歇,房子收拾好的第二天就找到了市场办公室,将摊位承租手续办好了。如今市场不景气,市面上还有好些铺子没租出去。她来到服装区,看着属于自己的三张柜台,内心充满了奋斗的热情与干劲。

她先前就在这里来考察过,整个市场已经租出去的摊位,人家怎么摆放的货物,货物都是什么款式样式,心里大概有了数。进货的商家看起来好些都是务农转行的,不怎么会说话招待人。

正是酷夏,家家的货物大同小异,各种汗衫、短袖、背心、短裤。与他们厂里往大城市销售的单子犹如天壤之别。农村出来经商的大多有局限性,放不开手脚,不敢挑贵的来。

一眼望去,所有柜台似乎都是一家的,两米多高的铁管扎成一张网,方便挂衣裳,脚底下没怎么收拾,衣裳就一个袋子装着,乱堆乱放。有的人家租的摊位少,又想多卖货,铁网上延伸出来好大一截,满坑满谷的衣裳网上一挂,根本看不清啥样子。这样一来,跟其他家也不对称,高高低低的很不好看,从视觉上就劝退人购物的心情。

大概测量了一下,到五金区买来一堆不锈钢管,用细铁丝把他们固定在摊位上,又到百货商场买了颜色统一的棕红色支架,一个一个将挂衣钩上好。这些事情原本都该是男人做的,可她从小到大做惯了农活,干起来利索得很,不肖帮忙,自己就整理的妥妥当当。

最后,从市场管理部借来了抹布和水桶,一寸一分地挨着擦,水黑了换一桶水继续擦。那股细心干劲,比家里过年杀猪还兴奋。她干活的时候也有不少摊贩主找她说话,一看她一口气支起三张柜台,一排过去漂漂亮亮整整齐齐的支架,非常赏心悦目。

仿佛看稀奇,大家或站或蹲,有意无意看着她忙活。肖缘也不去理会他们,维持人际交往也够累的,她在厂里就累够了,竞争关系不必要处得太好。

后面两天,肖缘就挑好了时间准备去进货,铁牛积极得很,肖缘本来不想麻烦他,人家一大早就过来要跟她一起去。肖缘有点不好意思,“你家的摊子呢,有人来卖东西咋整?我自己去得了。”

“天天就那样子,我不去收货,没多少人主动来卖破烂。收货也定好日子的,小嫂子你跟我客气啥,这不是小兆哥不在嘛。”

肖缘就不跟他客气了,她新打听到的那个服装批发市场,是真大,楼上楼下几十层全是各色衣裳。春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