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7 / 39)

与君同 风里话 102379 字 4天前

,即卫泰不满天子赐封蔺稷为冀州侯领冀州事这一举措, 遂调动原本潜伏在洛阳城中的暗探实施挑衅。

隋棠在后院,自然也听得一些。

午后日光极盛, 庭院里的菊花开得如火如荼,馨香四溢。隋棠坐在东侧间临窗榻上,窗牖半开, 一边认字,一边听梅节讲述外面的事。

隋棠记忆好,书读得不错。承明已经开始教她识字。

原有专门教导盲人识字的方法, 一种是口诀心法记忆, 唤作“无字句”;一种是摸点识文。

“无字句”心法是考虑到盲人无法看文字, 只能依靠听力来学习。其本质乃通过口诀记忆并回忆笔画,进而想象出文字的形状和结构。

摸点识字其实就是一种专为盲人设计的文字,通过触觉感知相关字符。以“方”为单位, 每“方”由六个点组成,通过不同的点位排列来表示不同的字符。如此文字便由若干个“方”组成。(1)

青台之中藏有各种书籍,寻这两类并不难。但是蔺稷考虑到隋棠是后天意外导致失明,来日也会痊愈,且生活在常人之间,而非与盲人群居,如此两种方法都不适合她。便让承明再想想办法。

于是承明想了一个最直接的法子,将《训纂篇》中两千余常用字全部用木片雕刻出来,供以隋棠触摸。隋棠失明之前原就已经识得一些字,对字的结构和笔顺都有基础的认知,如此学起来事半功倍。

每个字皆手掌大写,钱币厚度,字体是选择的是隶书。承明将这些字放大后,隶书的特点也就更为明显。横平竖直,挑捺左右舒展,横画时有向下方微凹,呈两头高、中间低状。整体结构扁平、布白匀称、精巧平整。隋棠触摸起来感受力更强,于脑中成像也更快。

今个晌午得来的,一共装了四个漆木箱子。侍女搬来费力,她也不传侍卫来抗,直径让套了马车运回长泽堂。

马车走不得九曲长廊,只能从宽敞的道上过。途径政事堂书房后门时,正好被凭窗而立的蔺稷看到。

蔺稷原是知道承明送字来,恰逢他今日事少,本想待隋棠课毕,便去接她顺道把箱子搬回去。结果人家如此阵仗,压根没他用武之地。连午膳都用得匆匆,丢了碗盏便跑去摆弄那些个木字。

这会还在用心摸学。

她从摊开的百余张木字中,来回择取,终于摸出两字,然后在桌上书写。

“卫、骄。”

梅节认得这两字,看隋棠只摸过一遍便书写得正确熟练,丝毫没有多笔少划,不禁出口赞叹。

“泰,安也、稳也;骄,自满也。”隋棠道,“这两字孤早先便认得,所以不稀奇。”

“这两字有何意义吗?婢子瞧殿下在这一堆木字里摸索许久,方择出了它们。”

“泰,乃卫泰之泰也。卫泰,字不骄。”

隋棠摸着那两木字,想起当年临到她让出王宫避居漳河,知天命的将军身上已经少了早年的焦躁狂妄,将一身武将杀伐之气收敛得干干净净。头戴纶巾,身着儒袍,若非那双朝她作揖的手布满粗茧,刀痕剑疤交错,任谁都会觉得是个和善可亲的教书先生。

他三拒邺城王宫,三留帝国公主。公主出城离去之日,他更是仰天泪流,哽咽不舍,道是有负先皇所托,一派诚挚又愧疚的忠君之态。

然而,隋棠见识过他昔年面目,并非如此。

彼时面目彼时名。

“卫泰本名并不是泰字,择此字为名乃是在十年前。”

“十年前,那是先帝在时。”梅节似想起些什么的,惊道,“十年前,是、那是厉帝十五年!”

厉帝十五年,长安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太师范洪乱政,十三路诸侯入京勤王。东谷军主帅蔺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