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 9 章(1 / 4)

公主重生了 涩青梅 8586 字 3天前

话落,定北侯就带着人径直从外间走了进来。

刘蘅从廊道上下了台阶,率先福身见礼,“定北侯戎马一生,为大昱立下汗马功劳,自是受得起的。”

定北侯作揖回礼,硬邦邦地:“公主客气了,且不说守护疆土和百姓,是臣的分内之事,再说公主好像亦只是忠义侯府的客,岂有让客亲迎客的道理?”

“若是去了别的府上,自是没有这个道理,但在忠义侯府,却是有这个道理的,探花郎顾熹乃我的老师,定北侯作为她的外祖,亦是我的长辈。”

定北侯闻言,瞳孔猛地一缩,“熹儿何时成了公主的老师?”

“就在今日。”

定北侯面上有些不好看,“公主未免也太儿戏了。”

刘蘅心底莫名生出几丝戾气,神色微敛,语气也不由冷了下来,“本宫仰慕顾熹的学识和才华,想同她讨教一二,如何就是儿戏了?”

定北侯这种只会在战场上埋头苦干的粗人,如何说得过她,“那公主可问过熹儿的意见?”

刘蘅垂眸,“待探花郎醒了,本宫自会同她说。”

定北侯本就一心记挂着顾熹,闻言,也顾不上其他,“李大夫,你快随我进去看看。”

刘蘅瞧着他真情实切的担心,语气和缓了不少,“已经请了大夫过来,朱太医应当也在来的路上了,里面的大夫说探花郎受的只是皮外伤,暂时没有性命之忧,定北侯不必太担心。”

定北侯心里咯噔一声,“公主的好意,老夫心领了,朱太医年事已高,就不必让他来回折腾了。”

刘蘅对此不置可否,待定北侯进去,她也缓步跟了进去。

里间,吴山正好诊治结束,和定北侯站在书房说话,定北侯许是不放心,让他带的大夫进了里间。

吴山对此,倒没有什么不高兴,实诚地说着自己的诊治结果:“小公子想来身体底子不错,姑且应当是没事的,只是后背的鞭伤有些深,即便痊愈之后,怕也有痕迹。小人已经替她处理过伤口了,也喂了止疼药,待再开些药煎服,应当就没事了。”

定北侯点点头,“没有性命之忧便好,老夫带来了上好的金疮药,不知对她这鞭伤可有帮助?”

吴山接过他从怀里拿出的瓶子,打开闻了闻,顿时眼睛一亮,“这金疮药比小人店里的好多了,有了这药,小公子的伤,不出半月,便能恢复了。”

顾熹静静地听着吴山和定北侯的话,末了,轻声问道:“若是她的伤未及时诊治,会如何?”

吴山皱着眉头想了想,“这么深的伤口若是不及时处理上药,怕是会引起发炎,发炎的话,定会引发高热,一旦高热不退,就很可能伤及心肺,那时怕就有些不好说了。”

怪不得,上辈子的顾熹病了三月都不曾见好。

定北侯却以为她这话是在邀功,虽不知这位公主打的什么主意,但一想到耽搁救治的后果,他就有些后怕,语气里也带了几分真情实意:“臣在此谢公主出手相救……”

刘蘅打断他,“定北侯不必与本宫这般客气疏离。”

就在这时,里间传来秋果惊喜的声音:“公子醒了。”

刘蘅下意识地地想要进去看看,定北侯却拦住了她,“公主,您贵为金枝玉叶,岂能随意进入外男卧房?”

刘蘅眼睛眯了眯,“定北侯当真要拦着本宫?”

定北侯被她突然迸发出的威严唬住了,下意识地收回了手,愣在原地,眼睁睁地看着她小跑着迈进了卧房。

朝阳公主,似乎并不像他听到的传闻那般。

他久在边关,甚少留在昱京城,关于这位公主的传闻,以往听得最多的便是,公主是天赐的神女,自带福泽,是来庇佑他们大昱的。对这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