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因为她盯着,谢池放不下脸吃,宋氏便离开了,离开前,贴心地关上了门。

谢父回乡的时候,买了良田,手里还有一些余裕,房子便起得大了些。

中间是堂屋,用来待客吃饭,三间正房分布在两旁,还有专门给谢景砚读书的屋子,以及做饭的灶房。

谢家父母住了一间正房,谢景砚住了一间正房,剩下的一间稍小的,住的是谢池。

谢池屋内家具不多,其他屋子也差不多,只有谢景砚的屋子里东西放的多些,他要读书,而且要经常喝药,屋子里桌子,放药的台子不少。

谢池咕嘟咕嘟喝起了红薯粥,宋氏的手艺好,红薯炖得十分软糯,配合着炖开花的粥米,喝进去非常熨帖。

白面饼是用白面烙的,精细的粮食吃进嘴里异常满足,一口白面饼,一口粥,直到把这两个都吃完了,谢池才拿起那颗鸡蛋,迫不及待剥起了鸡蛋的外壳。

谢家门前有一个院子,院中专门圈了地方,种菜,养鸡。

不只是谢家,叶水村的其他户人家也是如此。

谢家养了五只母鸡,平均一只鸡一天能生一个蛋,只是家里开销大,鸡蛋攒上段时间,就要被拿去卖钱,除了卖钱的,谢景砚的身子弱,大夫说需要补充营养,加上读书耗费心力,所以每天都会吃一个鸡蛋。

谢池则是没有这个待遇,除了某几次宋氏给他开小灶,其他时候,都只能在菜里或是在蛋羹里吃到。

谢景砚是亲生儿子,每天能吃一个鸡蛋,他是个买回来的不值钱,所以吃不到鸡蛋,这种不公平也是谢池会听信村里人话的根源。

炮灰本来就是自私的,他可不管什么别人是亲生儿子,自已是个被买回来的应该感恩。

而宋氏,则是去了另一边。

谢家书房。

进到这里,宋氏明显变得拘谨了不少,看着架子上放着的书,以及捧着书垂下眼睫的儿子,屏住了呼吸,深怕自已贸然出声,会惊扰了谢景砚看书。

“娘,找孩儿有事吗?”谢景砚放下书,问道。

可能是他性格使然,让母亲对他有些放不开,谢景砚心里无奈,却也没有办法不知道怎么去改变,毕竟性格上的东西是没办法强装出来的,只能自已开口。

果然,他出声完,宋氏拘谨的表情消散了些。

“是这样的,景砚,池儿这些日子受了委屈,村里的人都是见不得我们家好,非得闹个鸡犬不宁才肯罢休。”

第267章 科举文中的童养夫2

提起村里人,宋氏明显有些怒意,给谢景砚讲了讲村里人在谢池面前说的话,然后道,“之前你不是说可以带着他读书吗,等会娘让池儿过来,你教教他,如果他不喜欢的话,也不要逼他。”

池儿,谢池。

那个成天只知道睡大觉,什么也不干,要睡到日上三竿才会起床的童养夫。

“娘,你让他过来吧。”

“去吧,等你爹晚上回来,娘让他给你买了糕点,都是你喜欢的。”

宋氏乐意谢池和儿子接近,谢池不情不愿站在门口的时候,还伸出手,轻轻在谢池的后背推了一下。

谢景砚的书房,谢池来过很多回。

毕竟,谢景砚是一个读书人,虽然身上没有功名,可别人都知道谢景砚的厉害。

在谢景砚的书房顺一点东西,即使是一张用来练字的纸,谢池都能在村里同辈人眼里好生炫耀一番。

万一谢景砚真的考上了,这可是未来秀才的字,举人的字。

所以在天然对读书人有着敬畏的村民里,谢池的炫耀是有用的。

不过,谢景砚次次不中,体弱无法坚持科举的谣言传播开来,谢池的炫耀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