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2 / 2)

在手法上源自于波洛克的行动绘画,但又有受控制的偶然作法的技巧运用。画面上,那些多方向的、短促有力的线条与小而规则的、宝石般的色彩笔触融成一体,使画面在一种散而不乱的构成中形成统一的气势。里奥拜勒的作品虽然是“非具象的”,但由于他对自然景色独特感受,使他的作品具有透明而变幻无穷的抒情印象风格。(徐虹)

skbshge

骑士

骑士(Horse and Rider)

意大利雕塑家马里尼作于1952年。青铜圆雕。高58厘米。作品中的骑士昂首向天,两手平伸,一副绝望无奈的神态;胯下的马则探首前望,四肢直立。作品显露的是一种静态,但内部却蕴藏着一种不稳定感,预示将产生狂烈的运动,马随时可能向前窜出,而没有驾驭准备的骑士便即刻会被摔下来。骑士和马的造型简洁而严谨,浑圆的形体和水平线、垂直线的交叉构成使作品具有一种坚实感和冷漠感。这件作品是马里尼一系列骑马像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件。从那以后,骑马像动势越来越激烈,骑士已不再能稳固地骑在马背上,而是不断地被掀翻,甚至跌落在地,骑士不再是英雄,面是失败的弱者。(朱国荣)

skbshge

索拉塔T(三联画)

索拉塔T(三联画)(SorataT)

法国画家瓦萨莱利作于1953年。雕玻璃板,三联画,198.1×457.2厘米。私人收藏。这件作品是瓦萨莱利利用光效应设计的方法创造的。作品是在他先前设计的一种称之为“折射”的实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实验是先在纸上画好黑白两色的线条或图案,再用一块透明的塑料薄片遮盖住纸上的线描,然后在这块塑料薄片上复描出与纸上图案完全相同的线描,再把二者黑白倒置,形成正负关系。当在纸上和塑料薄片上的图形相互吻合时,就会形成一种间隔更紧密的图形关系。如再将塑料薄片移离纸片,做提起、放下的动作,图形就会在眼前发生运动变化,产生出了一种幻觉。这幅《索拉塔T》就是根据这个塑料薄片实验的原理,采用玻璃作材料制成的。这幅巨大的立式三联画,是由三块透明的玻璃屏饰构成,它可以布置成不同角度,以形成直线图形的各种组合。这件大规模的玻璃成品具有纪念性质。瓦萨莱里不赞成把他的作品分成平面的与立体的,他在1955年的《黄色宣言》中写道:“绘画和雕刻的分法,是极落伍的观点,正确地说,应该分成二度或三度或多元的造型艺术。”(徐虹)

skbshge

大地之上

大地之上(Over the Earth)

美国画家托比作于1953年。纸板上不透明水彩。75×98厘米。芝加哥艺术学院藏。作品流露出一种隐约的宗教感情,在渗透了东方文化的精神背后,表现出艺术家对于无限的时空的崇敬和向往。画面上,精心画出的白色细线在深暗色背景上如同流星留下的痕迹,而模糊闪烁的云形亮色,犹如北极光或宇宙中的星云。这是一个充满能量微粒的和有无穷深度感的空间,作者所建构的这个充满宗教气息和神秘色彩的空间中,显示他独特的艺术思想,这与他在1918年皈依巴哈教派,1923年开始学习中国书画,1934年研究中国和日本佛教禅宗的经历不无关系。托比的作品与抽象绘画、波洛克的行动绘画以及立体主义绘画均有联系,但也不尽相同。托比用流动的线条和色滴组成画面,是在波洛克之前,他的作品更具有内在信仰的含义。他自己认为:“绘画不仅仅依靠行动,关键的是在于靠苦思冥想。”(徐虹)

skbshge

被牛肉包围的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