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的声音一号
凝固的声音**(The Frofen Sounds No.Ⅰ)
美国画家戈特利布作于1951年。油画。91.4×121.9厘米。纽约惠特尼博物馆藏。此作是戈特利布于1950年开始创作的题为“想象的风景”主题系列画之一。由此作品开始,他连续创作了一系列的宇宙风景变体画,这也是他直至六、七十年代作品的主要题材。这幅画以水平线将画面分割成上下两部分,这种形式源自他40年代的作品,即一种受弗洛依德潜意识学说和原始印第安艺术影响所绘制的一些“绘画文字”式的作品。在这件作品中,星球被符号化为球体和长方形状,空荡荡地悬挂在半空中,“地面”的前景部分被随意地涂上厚重而带质感的颜料。“天空”的单纯、明确与“地面”的丰富、混杂对比明显。以后,那种上下两个区域被明显生硬地分割为两个空间的手法为流畅的结合所取代,如《爆炸》系列。那种文字式的符号般的形象的处理和运用是他所独有的特点。(徐虹)
skbshge
被毁坏的城市
被毁坏的城市(The Ruined City)
法国雕塑家扎德肯作于19511953年。青铜。高6米。立于荷兰鹿特丹市内。这是一座抗议德国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狂轰滥炸该市的纪念碑。1940年5月10日,德军大批地面部队闯入荷兰边界,同时空军突袭了历史悠久、美丽而无辜的鹿特丹市,整座城市顿时火光冲天,变成一片废墟。不久,德军便占领了这座城市。1951年,扎德肯应邀为重建的鹿特丹市创作一座纪念碑,雕塑家运用了立体主义的表现手法,以夸张的造型塑造了一个双臂上举,双腿曲蹲的人像,他的胸部和腹部已被炸空,但他仍挣扎着被摧残的躯体,仰面向着天空悲怆地控诉法西斯的暴行。身后的一段烧得只剩下半截的树木更衬托出雕像强烈的戏剧性的力量。人物由半建筑性的碎片构成。作品追求整体动势和节奏变化,体块的组合和以空洞表现躯体,表明作者不拘泥于细节和解剖上的真实,风格粗犷强烈。这座纪念雕塑现已成为鹿特丹市的标志。(朱国荣)
skbshge
抽象绘画·蓝色
抽象绘画·蓝色(Abstract Painting, Blue)
美国画家莱因哈德作于1952年。布面油画。190.5×71.1厘米。卡耐基学院艺术博物馆藏。这是莱因哈德50年代的代表性作品。早在30年代,莱因哈德就取用几何形和矩形作画,40年代开始把极度简练的几何形与随意画出的图案布满画幅。50年代以后,他的色彩趋于单纯、统一,先后出现了红色、蓝色和黑色组画。蓝色系列组画就是其中之一。作品中的蓝色底子上有明度和调子略不相同的长方形,它们与画面作垂直与水平的衔接,人们透过表面的单一色场,可以发现在单一色场内存在着第二层隐蔽的形象。这些作品在视觉上有一种强烈的表现主义的形象,其效果是具有催眠性的。莱因哈德通过他的作品想阐明的观点是要在绘画中消除画面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和所有外来的要素,把绘画精心安排成一种单一的、压倒一切的体验。他的作品直到70年代,仍然对后极少主义画家和雕塑家产生影响。(徐虹)
skbshge
星群
星群(Stars)
加拿大画家里奥拜勒作于1952年。画布油彩。200×150厘米。德国科隆瓦拉夫一里兹美术馆藏。里奥拜勒的这幅作品,充分体现了他自己的作画特点,色彩厚涂,注重质感。铺满画面上的有方向性的碎线和宝石般的小色块等,在画中起着交响乐般的华彩乐章的作用。线条和色彩的互相作用而生成的丰富效果,看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