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征战(2 / 7)

大秦嬴鱼 一口香 14213 字 7天前

嫩红嫩白的花瓣随波逐流,成为整个扇面的点睛之笔。

不见杏树,已见杏花。

不见青蛙,已听蛙声。

秦如喜不自胜:“果然还是要季父来,我让多少人画这扇面,都不比季父这个好。”

秦鱼也笑道:“还是你这扇子做的好,我头一次见做的这样雅致的扇子,扇骨选的好,扇面糊的好,更难得这纸,又滑又厚又韧,还不咽墨,可不得给你下上功夫去画?”

秦如笑道:“为了能做出这样适合做扇面的纸,我跟学宫的同学们可是研究了许久呢,有了季父的赞语,总不算辜负了我们那些心思。”

寻常人做纸不过是为了方便,最多补贴些家用,似秦如这等贵族子弟做

纸,绝对是为了奢侈和攀比。

但也就是这等奢侈攀比,才会推动纸张一代一代的推陈出新,不断地开发和完善技术,丰富纸的种类的用途。

算是一种积极的良性发展。

比如现在,随着秦国的纸越做越韧,越做越好,种类越来越多,除了用作日常书写和作画之外,制作扇面、灯笼、油纸伞、窗纸等用途也日渐广泛起来。更是有财主专门购买荒地和山头,大量种植构树,就是为了造纸。

秦如从这里面寻找到了一个商机,觉着能从有钱有闲的贵族们这里大赚一笔,那就是用竹做骨,用纸做面,做折扇卖。

没错,秦如找秦鱼给她画扇面,不是附庸风雅,而是为了卖原生态的扇子!

她要卖的折扇,可跟市面上那种粗糙用来扇风打蚊蝇的折扇不一样,她的折扇不仅选材精良,做工精致,做扇面的纸上还能作画,扇骨上也能做雕刻,扇尾有孔能挂饰品,只要你有才能有财力,尽可想尽法子装饰自己的扇子。

为了能给自己要卖的扇子增加知名度,秦如特特制作了各种品类的扇子拿来给秦鱼选,让他选出自己最喜欢的,然后给扇子画扇面,用作广告营销和宣传。

这可是秦国的安平侯最喜欢的一种,还亲手在上面作画的扇子耶,你不想拥有跟安平侯同款的扇子吗?快来我这里购买吧,只要十个秦半两哦~~

十个秦半两一把的扇子,在秦国目前的消费水准来说,绝对算是高价了。

发展一下业余爱好顺便赚点零花钱是秦如繁忙课业之外的一个小消遣,她听到季父夸她扇子做的好,心下得意,面上却是谦虚道:“多亏了舅公留给我的竹林,我才能在竹林里选到做扇骨最好看最坚硬的竹子,以后做扇子也要靠这片竹林了。”

秦如所说的舅公是秦母的弟弟,秦鱼的舅父。

秦鱼的外祖父只有秦母和竹舅父两个孩子,前些年竹外祖去世,竹舅父在乡守孝,三年孝期过后,要带着一家老小去外地做官,栎阳北乡的产业就托付给了秦母照顾,其他倒也罢了,只有那片从祖上传下来超过百年的竹林,竹舅父特特留给了秦如。

因为秦鱼外祖还在的时候最喜欢秦如,总说秦如像秦母小时候,他看到秦如,就好像看到自己的长

女还在眼前承欢一样。秦母曾经说过,竹外祖思念的不是秦母小时候,而是竹外祖母还在的时候。秦如其实跟秦母长的只有几分相似,跟秦母的母亲就更沾不到边了,但即便如此,竹外祖还是能通过秦如回想当年竹外祖母还在的时光岁月。

竹舅父比秦母要小十几岁,他没见过秦母小时候,所以特别稀罕跟秦母长相有几分相似的秦如,待之比长孙更亲,更是在他赴任前,将竹林给了秦如。

别说秦如爱不爱竹子,就冲着这份情谊,她都待那片竹林如珠似宝,特地派了信任的人去照看。

秦鱼对秦如的商业头脑很是赞赏,他道:“有画有字才叫字画,如今画是有了,字你可想好找谁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