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子,着实惊呆了这位秦国的相邦。
范雎出身寒微,年轻的时候,自然也曾抡着锄头下地除草的,所以他一眼就看出赵胜抡锄头的力道用的不对,不仅容易累,还容易震伤手臂。
范雎亲自给赵胜示范抡锄头的正确方式,就这样,秦国的相邦和赵国的公子一人教一人学的非常和谐的相处了下来。
干活的空当,两人坐在树荫下闲聊。
范雎:“平原君能屈能伸,真乃大丈夫。”范雎是真的认为放下身段平和应对的平原君是让人另眼相看的大丈夫。
平原君笑道:“人啊,就是过不去心里的那道坎而已。若是想通了,也不过如此。难道我亲身耕种,我就不是赵国的平原君了吗?难道就变成了秦国的庶民了吗?秦国欲杀我,即便我贵为君侯,秦国照样能从上党将我掳掠来,秦国不欲杀我,即便我只是一个卑微的庶民,也同样会留我性命。&34;
“安平君让我亲身耕种土地,这是在用他的方式告诉我,秦国一定不会杀我,让我安心等待回国呢。
就是他的方法,着实让人匪夷所思而已,我也是在鬼门关走了一遭,才想明白此处的。&34;范雎:牵强附会,赵鱼肯定不是这个意思!
范雎笑道:&34;你能想明白这些,我以后也就能少担心一些你是否会有性命之忧了。&34;赵胜意有所指笑道:“我是没有性命之忧了,先生却是会有落后于人的祸患呢。”范雎诧异:“君何出此言?”
赵胜笑道:“先生如今贵为国相,看着权势滔天,不可比拟,但据我所知,秦王军中最倚重的是武安君白起,农耕上最倚重的是安平君赵鱼。国之政务,唯军与农,相邦却两相不占,所以我才说,先生看着权势滔天。
外人以为先生风光无限,那是因为别国的相邦将这两样都牢牢的握在手中,所以天下人都认为“国相”应该是权势滔天的,而先生其实什么都没有,只有国相的这个虚名而已。&34;
“顶着国相的虚名,却没有国
相的实权,一旦秦王有了想要怪罪的事情,到时候先生您可不就大祸临头了吗?&34;
&34;先生之前救我一命,我无以为报,只好说出心中所想,为先生忧虑,只望能报答先生一二。&34;
范雎笑道:“你想多了。我王处理政务、谋划国事的时候,并没有避开我一次,从来都是听从我的建议的,所以,我这个国相,还是名副其实的。&34;
赵胜也笑道:
“但愿如此。恐怕真的是我想多了。”
范雎离开了,赵胜继续给自己种菜种粮,虽然几乎没有收成,但他乐在其中,偶尔范雎来了,两人还能共同喝酒赏月,日子过的倒也乐哉。
直到这日,他收到了秦鱼从南郡送来的给秦王的私信和奏疏。
白起将赵军包围了,为了能将这大好局势守住,尽快结束战争,秦王决定亲自去河内督战,走之前,将国事尽皆交付于他。
范雎心里不是不感激的,觉着他们君臣相得,乃是千古一则佳话。
秦王走后第四天,范雎就收到了秦鱼从南郡送来的信件。
一个比食指细不了多少的竹节,里面应该装着给秦王的密信,外头有一次性的蜂蜡,打开之后就会留下印记,这个竹结,也基本作废,不会二次使用了。
秦鱼一般给秦王的私信用的就是这种特制的竹节。
这种传递密信的小竹节,是被秦鱼当做与秦王传递信息话家常的小便条用的。
其实,每当范雎在秦王身边的时候,秦王要是收到秦鱼的这种信件,一般都会当面拆开来,看过之后,还会与范雎分享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