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谋生,也受重视。”
“其余小席,如账房、知客、章奏等道,却没人钻研。要是寻常的衙门也就罢了,找个文采好的顶了就是,可这出巡的御史却不一样。每每上奏,奏章都是要呈给陛下过目的。”
“咱们老爷要的章奏师爷,须得文采斐然、用词谨慎、善于揣摩上意,书法过人,又有眼界见识,还十分信得过才行。”
御史夫人本只是感叹这样的人哪里好找,却没想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元苏苏的脚步走着,心中已经不知不觉地澎湃起来。
她的手心几乎都开始发烫了。
巡按御史的章奏,是上达天听最快的东西。
和边陲的军情快报一样,都是六百里加急送回京都的。
这一路上不知要换多少匹马、多少驿兵,只为了把出巡当地的情况,如实地呈报到天子的眼前。
如果,她能左右章奏的内容呢?
如果……她甚至能主导这章奏如何下笔呢?
元苏苏抿了抿唇。
她平淡开口说:“我这里有个学幕出身的先生,才能超群,书法也不错。倘使安大人缺个人,或可荐书一封,亲自看看。”
御史夫人顿了下,才问:“当真?”
对上她并不太敢相信的眼神,元苏苏只是笑了笑:“是我一位亲眷的老师,近来他学生生了病,正要辞馆,从前也是在山下县做师爷的。”
“我只顺水推舟,将他荐给夫人。至于他才有几分几斗,师承背景如何,便劳烦夫人和安大人自行考察了。”
元苏苏微微地笑。
安御史急着抢在他人之前,把天有吉兆上报给陛下。
只要他见了何清宁,看了他写的字、听了他的谈吐,定下他来是迟早的事,不需她过多赘述。
何清宁是谁?
他可是未来帝王之师啊。
能辅佐一个出身乡野的皇子登基,委身区区御史衙门,她还觉得屈才了呢。
等到安御史从“仙人是元小姐”的震撼中反应过来,负手抬头,前方已只有夫人一个人的身影。
……那元小姐来也无踪去也无迹,当真是神鬼莫测。
安御史长出了一口气,看向刚才被指向的,销赃私盐的方向。
心头的想法,正在蠢蠢欲动地疯长。
替其承担?
谁去替其承担?怎样替其承担?
“老爷。”御史夫人等他走上来,才慢慢道,“元小姐知道老爷缺人,荐了一个人与我。”
“听起来,还算不错。要是老爷有心,便拿了他的名帖,细细考察。”
安御史负手愣着。
连师爷也给他找好了?
且不说出于什么立场……这元小姐,当真是上天派来给他指点迷津的不成?
-
“多谢元小姐举荐。”
何清宁拱手向她深深鞠了一躬。
对于他来说,巡按御史衙门,是一个真正能发挥他才能和作用的地方。
从师门收到消息,知道对方在查问自己的时候,何清宁还十分惊讶。
转眼,就知道了是元小姐向巡按御史提起的。
他从没想过自己还能再次入幕。
“何先生在御史衙门,自然有更大的发挥之地。”元苏苏说完,但笑不语。
他们现在不怕把人送出去,怕的就是安插不了自己的人。
如今何先生也是开了个好头,要是他为安御史所聘,他们行事不知道方便多少。
当然,这事也要他自己同意。
见何清宁自己十分乐意,她也就放心了。
元苏苏端着袖子,说:“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