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瓷器,他不是没见过,因为年份浅,清朝的瓷器比比皆是,但是这种水下打捞的瓷器,他也是头一遭见!
哪怕因为自己的干涉,这个世界的一些事情发展已经变了,但是莱茵堡号沉船于百年前,东印度公司的航海记录也是百年前就已经写好的,从自己重生到这个时间线那一刻,这些事情就已经定了,不会因为自己的干涉而改变。
严院长和岳教授等自然也感觉这件事透着诡异,为什么非是这个时候,竟然会有英国打捞船进入这片海域?
在他们的工作进行到大概百分之八十的时候,根据搜救船205的探测,发现远处有一艘英国船经过。
于是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大家做水下考古工作,陆建晖不断改进机器人,一个月时间,当船体中的瓷器逐渐被搬出时,陆建晖的机器人已经改进了三四次。
大家听到,敏感的神经顿时绷起来了。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这是他们打捞出来的第一批瓷器,是他们从时光胶囊中挖掘出来的文明奇迹!
旁边工作人员点头:“范先生正在205搜救船上。”
最近那家公司无意中从东印度航海档案中找到了英国“莱茵堡”号沉船的消息,那艘沉船就在中国南海。
因为她记得很清楚,莱茵堡号的沉船地点应该是广州阳江附近,而不是这里,英国方面申请的地点完全不对。
大家先把那些沉重的金属货物凝结块从船中搬出,这个过程是振奋人心的。
受到水下氧气瓶容量的限制,水下考古队员在水下停留时间非常有限,时间一到就必须上水,而上水速度又有限制,按照潜水规程来说,每分钟不能超过十八米,这就意味着,每个队员在上下潜水过程中本身就有一定时间的损耗,大家在水下作业时间非常有限。
这是事先她和范文西先生早已经制定好的,要进行分析检测和脱盐实验等先期工作,之后按照完整的保护方案,进行陶瓷保护项目。
这种水下机器人的应用,也很大地加快了大家的工作进度。
初挽:“好,马上实施我们的出水陶瓷器保护方案!”
不过好在,所有的水下考古队员对这次考古工作充满了热忱,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大家训练多时,为了今天的工作已经做了那么多艰苦的训练,几乎是恨不得扑到沉船上尽快完成挖掘工作,所以整个挖掘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
大概在十几天的工作后,他们已经基本完成了水下测绘工作,并初步清理了船体周围的珊瑚和淤泥,那些淤泥中已经包括了一些散落的瓷片,这些瓷片很快做了专业脱盐处理,并暂且进行封存保护。
于是初挽当即给陆守俨挂了电话,请他帮自己向有关部门查清楚来龙去脉。
这哈迈竟是来了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将这遥感器顺利拆卸后,大家总算松了口气,这感觉就像是拆卸了随时会引爆的地雷一样。
拆卸了海底传感器后,水下考古运动员可就捋起袖子加油干了。
这个时候,陆建晖的水下机器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熟悉了水下环境后,完成了许多人工很难完成的精密动作,这是人工操作无法做到的。
事情走得如此顺利,大家赶紧足起来,马上对沉船中的其它物件依次进行打捞,这个过程又耗费了大家不少精力。
但是水下考古工作不同,他们需要先布置水下探方,对沉船进行绘图和拍摄记录,在全面测绘后,需要逐层清理船内遗物并对船体进行全面测绘。
这个变故大家实在都没想到,大家千防万防,防备着哈迈的神出鬼没,谁想到,竟然突然出现一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