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殿下。
雨仍未歇。
傍晚时,一个小僧叩门传话,道入寺初日需得先拜过佛祖,方显诚心,若等翌日再拜,便不灵了。
宋落疏颔首谢过传话的小僧,朝窗外看了几眼,估摸着这雨一时半刻是停不了的,便让晏朝撑了伞,两人出了木屋,由那小僧引着,往佛堂去。
早些年,青潭寺香火旺盛,香客日日络绎不绝,许多贵妇人上山礼佛,因不喜与那些寻常百姓挤在一处,便捐了好些香火钱,于僻静处另建一佛堂,又请工匠重塑佛身。
这佛堂,便是宋落疏来时路过的那一座。
小僧将宋落疏引至佛堂门口,道了声“阿弥陀佛”,“贵人大多在此处礼佛烧香。大雨封了上山路,今日无甚香客,施主若想,也可去前头的几座佛殿看看。”
说着,为她遥遥指了个方向,便离开了。
雨下了半日,寺中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积水,宋落疏不想走远路,便进了眼前这座明净的佛堂。
“你不进来吗?”
见晏朝没有跟进来,宋落疏疑惑望向他。
“奴在外面等殿下就好。”
她为主,他为奴。
奴与主人,怎可同跪叩拜佛祖。
“好吧。”
宋落疏心道他大约是不信佛,便没勉强,小心迈过门槛,在蒲团上跪下。
高台上供着三世佛的金铜漆像,宋落疏合掌闭目,深深拜下去。
一愿,父母身体安康,福祚绵长。
二愿,北安四海升平,万世永昌。
三愿,能得知心人,白首不相离。
默念完最后一愿,不知为何,脑海中竟浮现出晏朝的脸。
宋落疏惊了下,心想定是这几日与晏朝相处时间太久,才会一闭眼眼前就浮现出他的样子。
她深深舒了口气,睁开眼睛,却发现身侧不知何时跪了一人。
鼻息间嗅到松柏的香气,是京中世家子弟常用的甘松香。
而不是她熟悉的草药淡香。
宋落疏拧眉,看向身侧的少年郎。
“公主可还记得臣?”沈青洛有些羞窘,说话也不利索起来,“臣名青洛,是沈家次子。”
第045章 第四十五章
“我不认识你。”
因在佛前, 宋落疏没有自称本宫,但落在沈青洛耳中,却自作多情地添了几分亲近的意味。
他憨憨地挠了挠脑袋,试图唤起宋落疏的回忆:“赏花宴那日, 我与哥哥一同来的, 还在陛下面前表演了舞剑呢。”
说完这话, 沈青洛才想起那日宋落疏早早便离了席, 并未看见他舞剑。一时, 眼中不由泛起失落。
宋落疏睇向沈青洛, 冷声道:“佛祖面前,勿聒噪。”
显然不欲与他多话。
眼见宋落疏起身要走, 沈青洛连忙站起来,拦在她身前, “听说这青潭寺的僧人最擅解签,殿下既然来了, 不如求支签再走?”
一位年轻僧人捧着签筒进来,微笑道:“观施主面像, 与我佛有缘。施主可择一签,小僧为施主指点一二。”
宋落疏看着那签筒里满满当当的佛签,一时也生出了些好奇的心思, 母后每每从青潭寺回来,都会与她提及那寺中解签之言有多灵验。
于是,她便学着那僧人的样子,从签筒中择了一支签来。
僧人将宋落疏择出的那支佛签捋在掌心,眯着眼瞧着上头的签文, 忽又抬眼,视线在她与沈青洛之间游移。半晌, 方抚掌大笑,念出上面的字来:“一箭射红心,人人说好音。日长鸡唱午,真火炼真金。”[1]
宋落疏听得一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