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年终算提留款,农民家里还要交几十块人民币。

农民还得有人情世故、孩子上学的开销,一年到头几乎不剩下啥钱。

能勉强维持温饱就不错了,可作为土里刨食的农民,又出不去打工,不种地,又能干什么呢。

就连初中毕业的童翔也是回村跟着家人种地。

直到2006年国家才取消交公粮的制度,那时的老百姓们恨不得连夜放鞭炮庆祝。

童父一大家子没分家,劳力多,还能有多余的粮食拉过来给杨家。

像别人家人口少的,自家吃都不够,出门赶集还得借钱去,用粮食抵。

童瑶以前在娘家在做姑娘,除了种地种田这些特殊时期帮忙,其他时候也就在家里瘫着。

爷奶和爹娘宠着,家里嫂子也不敢有啥意见。

童瑶嫁人前后无疑是幸福的,可如今她宁愿不要这种幸福,只想好好努力,回报家人。

童父吃完饭,本想连夜赶路回去,童瑶和杨父几人都让他们留下来。

童瑶左思右想,想到一件事情,激动的开口:

“爹娘,阿翔,别急着回去,明天跟着我们去孤岛,那边海带和生蚝一大片,咱们去搞钱。”

杨溪俊跟着激动,在院子里转圈圈:

“搞钱咯~耶耶。”

杨父一拍手:

“对,那座孤岛海货多,亲家,你们在家里住两天,咱们全扒拉回来,能挣不少,咱们回来开生蚝,说不定还能开出生蚝珍珠。”

童父三人不是海边人,听说生蚝能开出珍珠惊呼不已:

“生蚝居然能开出珍珠?”

“我就听说我们河蚌能开出珍珠,你们这边海里的生蚝也能开?”

“姐,真的吗。”

眼见为实,童瑶直接将大金手镯和生蚝珍珠掏出来。

童父卧槽了一声,直接看向手镯。

童母拍着心口道:

“闺女,你现在可真能花钱。”转而小声凑到她耳边担心的嘀咕:

“你咋敢买金手镯,等会被揍,爹娘可帮不了你啊。”

杨溪俊看到他的大金手镯又出现,冲到娘怀里,指着金手镯大喊:

“俊俊捞的,棒棒。”

童母一时反应不反过来:

“啥,捞上来的?还是我外孙捞的。”

爹娘和小弟问题太多,童瑶都不知道先回答谁。

还是杨父在旁边笑呵呵的慢慢解释。

童父听完,忍不住仰天大笑:

“哈哈,不愧是我童子鸡的闺女和外孙,菩萨座下童女、童子是也。”

喊得太大声,惊动隔壁的杨清刚夫妻俩带着孩子跑过来。

阿嫲眼疾手快的收起大金手镯,只留下两颗珍珠。

杨清刚今天喊太上老君得了一颗珍珠,现在还沉迷于玄学无法自拔,抱着儿子冲到院子就喊:

“什么,菩萨显灵了?在哪呢,我杨清刚一家老小来拜见菩萨。”

进到院子,他看到童父张开双臂哈哈大笑,其他人包括杨溪俊都半张嘴巴他。

杨清刚冲进来这句话,让他们嘴巴又张大了一圈。

杨二嫂拍了他一巴掌,才笑呵呵的跟童瑶他们打招呼。

童瑶反应过来,赶紧叫醒自家老爹:

“童子鸡,人来了,别幻想了。”

童父收起胳膊,咳了咳,矜持的与杨清刚夫妻俩打招呼。

那高洁的姿态,就跟人家来拜见他似的。

童母忍无可忍,给了他一肘子:

“在家丢人就行了,还丢脸来这边,信不信我抽你。”

童父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