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伙吃着饭,看见阿太和阿嫲一直盯着大手镯,忍不住自豪的嚷嚷:

“俊俊捞,棒棒。”

众人诧异的看着他,忍不住问童瑶:

“真是俊俊捞到的啊?”

这让童瑶咋说,又不能当着孩子的面打击他,只能含糊:

“恩差不多吧,我带他去一处水洼捞出来的。”

大伙就以为是童瑶抱着小家伙捞出来的,笑着夸小家伙两句。

杨溪俊被夸得开心极了,一个劲拍手,喂饭都扭头不肯吃。

“别嘚瑟,赶紧吃饭。”

“俊俊棒,厉害~”

“行行行,你棒你厉害,快点吃完最后一口。”

一家人饭没吃完,门就被敲得砰砰响。

杨母将桌上的手镯和珍珠交给童瑶收好,才起身去开门,边走边奇怪的念叨:

“天都快黑了,谁啊。”

一打开门,就见童子吉夫妻俩带着小儿子过来,三人一脸汗的站在装满特产的板车边。

“哎呦,亲家,怎么那么晚过来,快进来吃饭。”

童瑶见到自家爹娘和小弟来了,惊喜的抱着儿子走过去:

“童子鸡,娘,阿翔你们咋那么晚过来,我和阿桦大后天一早就回去的。”

童父抱过杨溪俊,笑着走到饭桌前:

“这不是今天下午家里交完公粮了吗,顺便送一车给你们,家里这房子建得不错啊。”

杨母一拍巴掌:

“来的巧, 家里建房子原来定好日子是中秋节后请你们来吃饭的,前两天老神婆来说后天请亲戚邻里来吃饭更好,我还打算明天让阿瑶去村长那边打个电话通知你们的,这下不用了。”

童父笑眯眯的点头。

童瑶也是杨母说出口才知道时间改了的事,不过也没说啥,新家请人吃饭不是大办,纯属请亲属过来热闹热闹,认认门。

看着满身大汗,脸上沾着黑漆漆的烟尘,浑身可以说是狼狈的父母老弟。

童瑶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连忙去厨房拿碗筷出来。

杨母也赶紧多烧了几个菜。

杨父去屋里拿酒出来招待。

第171章 童父一家来啦

杨父吃饭间问起童父今年收成怎么样,下次人来就行,不用送那么多粮食果蔬,做农民的也不容易。

童父摆手:

“亲家这就见外了,今年收成好,你们做海的又不种稻谷,家里有就送过来,不用花钱去外面买。”

童瑶眼眶发红的看着老爹,啥收成好,不过是让她在婆家能直起腰杆子罢了。

八零年代初,杂交水稻虽说开始大面积推广,但也没普及到她们这边偏远的小城市。

到八零年代中期,杂交水稻才占全国稻作播种面积的50%。

“爹,咱家是种双季稻吗。”

童父没想到自家闺女居然还懂双季稻,欣慰点头:

“对,咱家今年年初开始种双季稻的,虽说种子贵点,还要花钱买化肥,农药,但是产量是比单季稻高。”

童翔听到老爹说稻谷就浑身一抖,夹菜的手都抖了起来。

童瑶看到他手抖,抓过他的手一瞧,果然,全是结痂的水泡,就连肩膀都是挑稻谷时的压痕,青紫了都。

童瑶心疼的皱着眉。

童翔笑着抽回手:

“姐,没事,刚双抢完,大家伙都这样,你没看爹,手上全是,哈哈。”

小年轻笑嘻嘻的不在意,可童瑶和杨家人的心都辛酸得不行。

老人家都说“吃得双抢的苦,何事不可为”,就能知道双抢的苦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