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番讨价还价,价格降到520块,再低邓文明就找别人了。

他也是看杨家最近风头正盛,又放出消息要买船,才上门问问看。

船对渔民的重要性不用提,更何况是以船为家的蛋家人,跟他们第二个家差不多。

一般不是换新船或者出事都不会卖船的,渔民想买船也很难找到二手的船,买新的又没钱。

这次的机会来之不易,杨父和邓文明谈妥明天看船,童瑶抓了一小把大白兔奶糖给他:

“邓叔,拿回去给孩子甜甜嘴。”

“哈哈,那么客气干啥,这可不便宜,快拿回去给家里孩子吃。”

“家里还有,一个村的别客气。”

邓文明这才不推脱,拿着一把大白兔奶糖回去。

内心对童瑶改观了不少,平时忙着出海,听家里女人说童瑶怎么怎么不好,如今看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谣言不可信嘛。

杨大嫂和杨二嫂羡慕得不行。

啥时候她们家也能买得起一条船啊,虽说手里有点存款,但五百多块的船是买不起的。

忙到现在,童瑶肚子闹起空城计,直接上桌开饭。

阿嫲和阿公乐得找不着北,一个劲给童瑶夹菜。

阿嫲笑着道:

“瑶瑶和阿桦真出息,现在有自己的船,以后能吃出海,阿嫲安心了。”

阿公可惜得不行:“要是我年轻十多岁,肯定要跟着你们出海,我们做长辈的,帮出力是应该的。”

随即斜了一眼杨父,意思很明显。

杨父无奈:“爹,你别瞅着我,那艘船那么窄,就能让阿桦一家三口在上面作业,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要是去帮忙,脚都不够站。”

杨大嫂和杨二嫂心里提了提,要是公爹去帮忙,那家里的大船就是自家男人开,到时候分钱就多了,可惜。

杨父一眼就知道这两个儿媳在想啥,咳了咳才点明:

“虽说我不去帮忙,但这船也是阿桦一家自己出钱买的,挣得钱也归他们自己,当然亏也自己承担,你们心里也别不平衡,建房子的钱是我们老两口出的,做老子的也只能帮你们到这,阿桦家的房子要建大些,我也多补贴点,反正我和你们娘、阿公阿嫲都跟阿桦一家,偏心是肯定的。”

杨大嫂几人都没不敢吱声,公爹就是一家之主,她们再搞事,说不定真的啥好处都要不到不说,还会被赶回娘家。

童瑶咽下嘴里的红薯饭才说话:

“没事,爹,等我们换铁皮船的时候你再来帮忙,阿公你就在家帮忙我们收鱿鱼干呗。”

杨父嘴角抽抽,童瑶最近真飘,铁皮船那么贵,哪能说换就换。

不过难得她有志气,也不打击,说了句:“行,那就等你换铁皮船,到时候爹就去帮你。”

人逢喜事精神爽,童瑶和杨清桦心满意足的吃完饭,这才猛地想起啥。

“儿子呢!”

好么,夫妻俩自顾自的吃完饭,这才想起自家儿子没吃。

阿公他们也没注意,大家在院子里找了一圈,没见到人。

就连几个孩子都不在,怪不得那么安静。

童瑶叫了几声,也没见应声。

大人焦急得不行,这么晚了不会还出去吧。

就在杨大嫂她们要出院子找的时候,童瑶在自家房间找到了人。

“杨溪俊!”

就见杨溪俊坐在床上傻乎乎的给一群娃子分巧克力曲奇饼干。

听见娘严厉的喊声,他还露出小米牙笑,小门牙沾着黑乎乎的一小块饼干。

就…可爱又埋汰。

这么一大盒的饼干,几个孩子也吃不完,就吃了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