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瑶将一条华子给阿公他们分,烟这东西,对男人来说那是精神粮食。
阿公给儿子分了两包、三个孙子分了两包,自己留了四包。
几个男人分到烟,快速的放在口袋里,生怕有人抢。
尤其是杨父,不动声色的用余光瞄准某个小胖墩的位置。
很好,他正在角落着迷的抱着那曲什么饼干,没注意到自己!
杨父随即放轻脚步,一溜烟跑到屋里,藏好后,才装作若无其事地出来。
阿嫲看到他这副样子,笑得不行,念叨道:
“老鼠见到猫,一物降一物。”
杨母快手快脚的拿竹篮将烟酒一装,就跑去村里小卖部卖。
两个嫂子看着地上的布料,还指望童瑶这个大方的弟媳能分点布料呢。
谁知道童瑶将的确良布料、还有纯棉布料单独分给杨父杨母一匹、阿公阿嫲一匹,就拿回去放着。
唯独没给她们。
杨大嫂刚想的说两句,童瑶一个眼刀子过来,杨大嫂瞬间闭嘴。
最近的童瑶更有气势了,惹不起,惹不起。
杨大嫂和杨二嫂从童瑶这边讨不到好处。
只能对着自家孩子谩骂,将他们手里的大白兔奶糖没收,就留一颗。
杨二嫂会做人,说出的话倒是让人舒服:
“刚吃饱饭,吃那么多糖干啥,你们小婶给的,记得感谢小婶,平时多帮小婶干活,照顾弟弟,听到没有。”
杨二嫂家一个八岁的男娃杨溪国机灵的大声回答:
“知道啦娘,我们平时最喜欢俊俊了。”
旁边四岁的弟弟杨溪强,嘬着糖,抬头也跟着学:“我最喜欢俊俊。”
童瑶对着杨二嫂态度好了点,她就喜欢聪明人,妯娌之间嘛,不求处得跟亲姐妹似的,有点分寸感总会吧。
搞得跟宫斗似的有什么好的。
阿公阿嫲和杨父在院子里看到其乐融融的气氛,内心欣慰得不行。
院外突然走来一个中年男人,嘴里喊着杨父:
“阿广,在家不。”
第100章 邓家来人
邓文明走到院子里看到一大家子人看过来,也不惊讶。
坐下来道:
“我听说你家阿桦要买船,上门来问问,我家前两年去船厂订了一条,和老梁一样最近交船。”
杨父震惊:
“老邓啊,你家瞒得真够紧,愣是一点风声都不透露出来。”
邓文明哈哈大笑:
“这不是求稳吗,船没到手不敢声张。”
“那是,还是你稳当。”
邓文明和杨父你来我往的交谈中,童瑶她们也了解清楚情况。
他家里换的可是大船,而不是和阿艳家一样的25米的铁皮船。
大船足足有三十多米,专门出公海用的,价格高得让童瑶她们想都不敢想。
就阿艳家那条都得要一万左右,邓文明家的这条价格贵几倍不止。
邓文明也说自家肯定是拿不下这条船的,是和家族的几个兄弟一起合股买下来的。
童瑶心里了然,邓家不管是现在,还是前世几十年后,都是他们村数一数二的有钱人家。
上辈子还隐隐听说邓家就在这几年靠出公海走私发家。
现在政府和海警虽说抓公海走私严格,但还是有不少人为了发财,知法犯法的多的是。
童瑶也不管别人家的事,反正自家不碰那些就是了。
邓文明家要卖的船是12米的蛋家船,比大伯母家的长一两米,但也一样的窄,没有相同长度的铁皮船宽。
值得一说的是,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