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运垒却不为之所动,当爷爷终于说完后他将头一摆:“不能要就是不能要!虽说它是你们拿血汗换来的,可如今它到底还是块孬地,留它干啥?”见说不动孙子,绣绣老太做了退让,对大脚老汉说:“唉,孙子说的也是,咱再怎么恋它它也是块瘦地,舍了舍了罢。”老汉却把大腿一拍:“就不舍!死也不舍!”
祖孙俩自合伙过日子后第一次进入对峙状态。谁也不退让,谁也说服不了谁。实在无奈,他们只好谈定:老公母俩愿留圆环地就留,应该交出的一半,他们愿出高价买了种就买,不买的话就交到村里由别人种。
老汉当然要将整块地保全。他立马到村里说了这事,并问交出去的一半要多少钱才能买回来,村文书宁山青说:“大叔你等着吧,两田制有人反对,贯彻不下去啦。”
“两田制”在天牛庙村的推行遭到了费小杆等人的坚决抵制。在村两委丈量完土地准备实施的时候,费小杆已经暗地里组织起一批骨干并将工作做到了各家各户,叫大伙谁也不要去村里抓阄,谁也不要投标买高价地。他向全村人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按村里确定的承包田的标的,那么全村人就要至少多交给村里八万块钱。而一口人只分半亩地,除去吃饭穿衣便再无节余。这笔账算得村民们怒火中烧。大木在这场斗争中自觉地当了骨干,他一家家地跑、一户户地串,到谁家就再三嘱咐他们:“可别抓阄呵,把阄一抓就毁了堆呀!”这笔账算到大脚老汉那里,立即引起老汉的强烈共鸣:“对,就是不能由着他们!合作真狠心呀,一亩地交一二百块钱,占了收成的七八停哩!过去财主也没这么干呀!”人心皆同,皆思不变。所以当村里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准备宣布实施“两田制”时,竟然去了不到十个人。
封合作当然要粉碎对立面的阻挠。他打开高音喇叭,用整整三个晚上的时间向全村反复介绍“两田制”的优越性,并解释说,收起的土地承包款是要做大用场的,村里计划上一个企业,来安排剩余劳力,同时也为集体增加收入。三个晚上之后再开村民会,然而还是到了不足一半。封合作气恼地说:“看来思想工作不是万能的。不给他们费唇舌了,马上开始招标承包!”于是,一张由宁山青书写的红纸告示就贴在了村中央的墙壁上,上面写明哪些地块是承包田,每一块的底价是多少,让村民们踊跃投标。在这个时刻,费小杆也加紧了地下工作,让村民无论如何不要去上当。这样,一天过去无人站出来;两天过去还是无人站出来。到第三天上,一个消息忽然传遍全村,说那高价地已经有五六块让外村人买走了!有人找到村文书宁山青核实,宁山青果然拿出与外村人签定的合同让他们看。天牛庙村民这一下乱了阵脚,许多人说:“不行啦,赶紧买呀,再不买就叫外庄的鳖羔子买光啦!”于是,有拿出自已的积蓄的,有向别人借的,一窝蜂地揣了票子往村部跑。人到得多了,村里便不轻易拍板成交,捏着每一块一等再等。这样一些好地便成了众人争夺的目标,你出一百五,我出一百六;你出一百七,我出一百八。最后价格涨得接近或超出地的年收入了还争,投标者声称“不争馒头争口气”,只要把地争到手就是胜利。面对这种场面封合作无比得意,一边喝着茶水一边说:“看吧,历史车轮总是滚滚向前的!群众总有觉悟的那一天!”
就在这种局势出现的那天晚上,费小杆一个人在家,啃着一块咸萝卜头,一气灌进肚里一瓶白酒。他一边喝一边骂:日他姐呀!日他娘呀!日他奶奶呀!日他祖宗呀……当性威胁的对象再也无法升级时,这位前村长、天牛庙又一位农民斗争的领导人醉得一塌糊涂,歪歪斜斜倒在床上睡过去了。第二天醒来,他让老婆找出几身衣裳,又拿了点钱就往门外走。老婆问他去哪里,他说:“出门挣钱呗,难道你想饿死?”
大脚老汉问明那半边圆环地的底价是一